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这里的“护理”是指(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建立福利国家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在他们经历过求工不得、欲学不能、生活无靠、中法反动势力压迫后,让他们开始反思,曾经敬仰的法国也无真正自由平等可言。这(     
A.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加速了北洋军阀统治的瓦解
C.促进留学中心的转移D.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1978——1997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图。图中变化主要源于(     

A.国家工业布局的改变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对外开放布局的展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36年7月,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封锁进入延安。此前他曾把中国的共产主义描述成一种“农村共产主义”,机械学习苏联革命道路。但在他到了延安并与毛泽东交谈后,他把毛泽东提高到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斯诺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在于(     
A.“工农武装割据”新型革命道路的开拓B.苏俄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C.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成效D.长征中的红军与共产国际加深了联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文化运动期间,北京大学“新潮社”主张革除“中国人的思想中的三种毒素”,“变奴性的思想为独立的思想”,“变专制的思想为平民的思想”,“变昏乱的思想为逻辑的思想”。据此可知当时(     
A.辛亥革命拉开序幕B.思想解放不可遏止
C.儒家思想荡然无存D.青年学生领导革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这说明,“1894年的那场大败”(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战国策》

材料二: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摘编自中国网

(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
(2)材料二中哪些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张仲景B.贾思勰C.王羲之D.祖冲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