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先对图中植株进行暗处理,然后再将该植株上同样大小的两片叶片A、B分别罩上了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连接好其它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在阳光下3-4小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叶片分别罩上透明塑料袋和黑色塑料袋,由此推测,此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
(2)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中,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B叶片进行了___________作用。
(3)实验过程中,罩在A、B两叶片外的塑料袋内壁均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集而成的。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变蓝的叶片是___________叶片,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且检测到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类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肺泡;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其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二者都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肺和肾脏都具有排泄功能,二者都能排出的代谢废物是______
(2)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都是在毛细血管处完成的。图中[⑤]处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其原理是______。从成分来看,[②]肺动脉中流动的是______血。
(3)在[④]处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与血管[⑥]相比,血管[⑦]内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物质减少。⑧流出的液体的成分包括______
(4)肺泡具有______、数量多且表面积大等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体现了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现有一个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请根据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______(填“单独”或“成对”)存在的。
(2)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子女③表现的性状为______(填“双眼皮”或“单眼皮”)。
(4)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5)在遗传学上,基因是指有______的DNA片段。
(6)父亲是双眼皮,在子女中出现了单眼皮,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7)子女的单眼皮通过手术变为双眼皮,这个双眼皮性状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8)这对夫妇已经生育了两个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可见,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时间是______年。
(2)“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实现“碳的零排放”,其中的“碳”指的是______气体。
(3)由图可见,植树造林是“碳”吸收的途径,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______作用,吸收______气体,释放______气,维持生物圈的______平衡。
(4)下列措施中,与减少“碳”排放直接有关的是______(多选)。
A.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基地B.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C.保护野生动物D.搞好清洁卫生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流动,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使生态系统的各部分协调一致。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_作用,②过程代表______作用。
(2)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3)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4)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作为______参加物质循环,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______渗入到土壤中,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19年末,一种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悄然而至。经研究确定,这种传染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官方名字为2019-nCoV,俗称新冠病毒,如图所示)引起的肺炎(俗称新冠肺炎)。身处这场疫情当中,你的《生物学》学习成果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答下面问题:抗“毒”始于了解,让我们首先走近新冠病毒,了解它的特点以及与人体细胞的关系。

(1)疫情初期,为确定所发现的冠状病毒是否为一种新型病毒,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基因制序,检测的结构应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_
(2)新冠病毒侵染肺部时,从图二中的【 】_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被侵染的肺泡内会出现液体,影响肺内的气体交换,从而导致血液中氧含量较低,最终出现身体乏力的症状。
(3)中国工程院陈薇院士认为:“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疫苗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其作用原理是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下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示意图,图中的细胞A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争夺生存的机会,猎豹和羚羊之间要进行捕食和反捕食,新冠病毒与人类之间则要进行侵染与反侵染,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被称为_________
(5)通过疫情,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作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保护野生动物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人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窥一斑可见全豹,由蜜蜂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肆意捕杀和干扰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请你再从个人角度写出一项保护野生动物的具体措施: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组别亲代组合子代性状
高茎×矮茎全是高茎
高茎×矮茎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高茎×高茎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1)从生殖方式来看,杂交水稻属于______生殖。该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______
(2)图1为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据此推测其生殖细胞中含______条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图3中的基因D与d都是DNA分子上______的片段。
(3)水稻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该性状由一对基因(D/d)控制,选取高茎水稻和矮茎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乙组子代中高茎的基因组成是______。丙组子代高茎个体中,基因组成为图3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缺肥时基因型为DD的水稻也长得较矮,由此说明:______
(5)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育种和太空诱变育种都能够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这两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的相同之处是______
(6)袁隆平院士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科学品质是______
类型:资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小组将绿色植物置于特定的实验装置中,于28℃环境下测定该植物在不同供水条件下的氧气吸收量(如图1),图2为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单位:klx)下的氧气释放量,光照强度及温度的变化对呼吸速率不产生影响。(横坐标为时间,单位: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下进行
B.图2所示的自变量是时间
C.光照条件倍增后,干旱缺水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大于水分充足条件下
D.在光照强度为100klx,干旱缺水条件下该植物1小时的氧气产量为3mg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下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①②③④代表丙中的四个腔。据图回答:

(1)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最先到达丙中的[_____](填序号),再由与心脏相连的_______(填血管名称)输出,到达丁后供细胞利用。
(2)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______所属的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_________________→丁(用“甲”、“丙”作答)。
(3)丁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______、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分析回答: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放入酒精中脱色,脱色的目的是________,然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__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乙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作用,水分在植物体内是通过________(选填“筛管”或“导管”)来运输的。
类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