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名称意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6年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8月至11月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空白的部分。(①②,错别字不给分,③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在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一次战役。
(3)请根据以上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个主题。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史料实证是了解历史、认识历史、阐释历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请同学们研读下列史料,探究问题。

史料1


——三元里人民抗英想象图

史料2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史料3“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民间歌谣

史料4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照片)

(1)写出上述史料中属于实物资料的对应史料序号。
(2)史料1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这一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写出2点即可)
(3)史料2圆明园最初是被谁毁坏的?
(4)史料3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中共中央和解放军开始转战陕北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1926年7月,广州黄埔军校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他们喊出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B.打倒列强,除军阀
C.中国的土地不可以白白断送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与下图使馆界的划定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孙中山在上海荣昌祥呢绒西服店定做服装,以西服为模本,加以改进。西服的大翻领被改成关闭式的立翻领,袋盖是倒山形笔架式;裤子基本采用西裤式样。这段材料反映了(     
A.新技术的应用B.礼仪上去除旧俗C.服饰的中西结合D.大众传媒的普及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政、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谈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谈判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敌我力量发生明显变化,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


(2)依据材料二,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

材料三: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0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9周年,有学者写道:辛亥之呼喊,彰显民族愤然血性,辛亥之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辛亥之功绩,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矗立的“民族丰碑”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虎门销烟”和“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两个要素联系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李鸿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