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于5月22-26日在中国举行,大会聚焦双碳战略下全球氢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有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实现“制氢”;在“储氢”领域,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和“储氢”。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氢”过程中用激光使水分解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2)上述“储氢”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般泡制咖啡包含磨咖啡豆、加热泡咖啡、保温三个阶段,图甲为多档位咖啡机,图乙是其电路结构简化图,电动机用于磨咖啡豆,为发热电阻。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磨豆功率

加热功率

保温功率

产品规格

(1)若仅闭合,咖啡机的工作状态处于________阶段;
(2)的阻值是多少欧?(          )
(3)小金某次泡制咖啡,只进行了磨豆和加热,其中磨豆用时0.5分钟,加热用时3分钟,则本次泡制咖啡共消耗多少焦电能?(          )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小组同学在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组别废液缸中现象现象解释
第1小组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_______(写化学式);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______
(3)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4)解释图中段和段溶液质量呈现不同增重趋势的原因________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小灯泡(额定电压为、电阻约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
【实验方案】将量程为的电压表并联到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1)实验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最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当电压表读数为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
【实验反思】小金认为,电压表选用量程进行实验,因该量程下每一小格为读数不够精确,导致计算得到的额定功率误差较大。若电压表换用的量程,将其并联到滑动变阻器两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即可减小误差;
【实验改进】
于是小金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电压表,选用量程,电压表,选用量程,进行实验,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小灯泡两端电压(V)

变阻器两端电压(V)

电流(A)

1

3.0

1.1

0.24

2

3.4

0.7

0.26

3

3.8

0.3

0.28

(3)小金按反思后的思路,利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时所测的数据,计算得到的小灯泡“额定功率”比真实的小灯泡额定功率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反思交流】小金发现测得的小灯泡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带着这一疑问,继续探究……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压强计、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杯、圆柱形容器等。
【实验过程】小金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解决上述问题后,小金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②将金属盒放入酒精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③比较两次实验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
④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迁移应用】小金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
   
(3)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_________(选填“向下凸起”“向上凸起”或“相平”);
【拓展提升】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
   
(4)若,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_________(选填“>”“=”或“<”)。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思维模型如下:
封闭空间——消耗氧气——气压减小——观察现象
项目化学习小组按图甲完成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发现进入集气瓶的水量低于“1”刻度线。为提高氧气含量测定的精准度,展开了如下研究。
   
【误差分析】几位同学对测量值偏小原因的分析如下:
甲:红磷的量不足,未能把瓶内氧气耗尽;
乙: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瞬间,部分空气逸出;
丙:实验前导管中有空气,实验后一部分本应进入容器的水滞留在导管中;
丁:由于集气瓶的形状造成很难均分五等份,影响测量结果;
(1)以上原因分析中,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被大家一致否定,你认为是哪位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方案改进】根据以上讨论,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乙改进装置。(已知:红磷的着火点是,无毒;白磷的着火点是,有剧毒)
   
(2)比较图甲、图乙的实验方案,下列关于图乙实验方案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利用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采用加热后的玻璃棒“内引燃”,建立封闭空间使实验结果更精准
B.可以解决图甲方案中一部分水滞留在导管中带来的误差问题
C.改用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使测量结果更精准
D.彻底地解决了实验的安全性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3)小金同学认为,图乙实验装置还需在橡皮管处补充一个止水夹,请表达你的观点及理由_______
【问题反思】小组同学多次实验,测量值总是小于。经过老师指导,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以从模型中“消耗氧气”的方法人手给实验做进一步改进。
【资料】暖宝宝是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制成。
【方案迭代】讨论后,项目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装置,用暖宝宝粉代替红磷,利用铁粉在空气中氧化的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将滤纸用水浸润后黏附在针筒内壁;②把暖宝宝粉倒入针筒,轻轻转动,使涂抹均匀;③涂上凡士林,将活塞插入针筒,盖上橡皮帽,观察并记录活塞移动情况。
   
经多次实验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均约占
(4)从消耗氧气的方法角度分析,图丙方案比图甲方案测定结果更精准的原因是_________
【心得交流】科学探究需要不断根据结果反思探究过程,优化方案,实现方案的迭代更新。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是常见加入洗衣粉的四种酶,这些酶的本质与生物体内的酶无明显差异。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加酶洗衣粉A加酶洗衣粉B加酶洗衣粉C无酶洗衣粉
血渍++++++++
油渍++++++++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设置无酶洗衣粉组的作用是_________
(2)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至少有________种;
(3)该实验中影响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的因素还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容易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室内气体含量升高到一定浓度时,工作电路中的排风扇开始工作,把室内气体排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电路时要实现自动换气功能,排风扇应连接在工作电路中的_________位置;
(2)要使排风扇在二氧化碳浓度更低时就能开始工作,以下几种改进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增加电磁铁线圈匝数       B.控制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阻       C.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金用的水平推力把图甲中纸箱匀速推往桌面中央,桌子始终保持静止;小金再用的水平推力将桌子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纸箱在桌面上没有发生滑动,如图乙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
(2)图乙中纸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深海勇士号”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2023年5月20日,国家文物局利用该潜水器在沉船附近完成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下潜过程中,“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悬停在水下4000米处考察,此时潜水器总质量为a千克,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
类型:探究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