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载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水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此战”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图二中共一大南湖红船

图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等地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各地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13位代表出席。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当天会议被迫中断。

图二 1921年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10 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之后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继续举行会议。南湖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内容。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最后,会议选举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为了纪念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1959年仿制了一条中共一大开会的游船(当年南湖的游船已经在抗战时期绝迹了)。这条中共一大纪念船被称之为“南湖红船”。


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图一的文字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是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
时间贸易1795年—1799年1830年—1833年
英国输华商品总值540万银两730万银两
中国输英商品总值570万银两990万银两
A.大量走私鸦片B.发动侵华战争C.要求五口通商D.中英协定关税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是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10月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百团大战
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31-1945年中国战场牵制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兵力最多
(1)根据上表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标志又是哪一历史事件?表格中最能反映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残暴罪行的事件是什么?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册上,中国共产党留下的红色印迹,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记录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奋斗历程。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摘编自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

(1)材料一中图1中共八七会议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召开的。这次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这个“新的出路”是什么?这次会议后,毛泽东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做出了什么努力?图2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指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这个“光明的前途”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开创出了怎样的道路?从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开创出这条道路?
(3)你认为材料三标尺中方框中应该填哪个成语?“生死攸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有何认识?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
(2)在制度探索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是谁?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二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容?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这一运动所高举的哪两大口号?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转入战略进攻(挺进中原)进行主力决战(三大战役)推翻反动统治(渡江战役)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董存瑞(1929-1948),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参加隆化战斗,身为爆破组长的他率领全班连续炸掉4座炮楼、5座碉堡。部队在冲锋时遇到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中的机枪猛烈火力的封锁。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发现无处安置炸药,而总攻时间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英雄董存瑞牺牲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B.民主科学C.爱国主义D.开拓创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