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
【乙】沈屯子多忧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归忧益重。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选自《贤奕编》,有删减)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
B. |
C.屠 |
D.骨已尽矣,而两狼 |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________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________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家庭是形成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重拾失落的家风,可以更好地弘扬明理、孝亲等中华美德;大力倡导文明的新风,才能共同建设富强民主的和谐社会。
星期天记事
肖复兴
①我新买了一本漂亮的美术日记本,每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会在这个日记本上写一篇“星期天记事”。父母和弟弟都睡着了,夜深人静,月光照进窗里,写完这篇“星期天记事”,合上日记本,伸伸懒腰,觉得这个星期天才算结束,一天没有白过,一星期没虚度,心里很充实、很满足。
②“星期天记事”,第一篇写的是庞老师,是和庞老师在鲜鱼口的邂逅。
③庞老师年龄四十上下,人长得很帅,个子高高的,脸庞的棱角分明,那样子,很像后来电影里的演员。他只在初二教过我一年的代数课,初三的时候,他就调到别的学校去了。
④虽然教我的时间很短,但是他留给我的印象很深。
⑤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偷偷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我把书放在课桌的抽屉里,书只露出一个头,心想反正没有把书放在课桌上,老师即便走过来,我也可以立刻把书推进抽屉里,老师难以发现。谁想到,看得正上瘾呢,身后传来了庞老师的声音:“看什么书呢?”他弯腰从我的手里拿走了书,看了看封面,说道:“《十万个为什么》,是本好书。不过,你现在应该问一问自己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上课要看课外书?”庞老师说完,把书还给我,全班同学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弄得我臊不答答的,一脸通红。
⑥还有就是庞老师上课的时候,他的数学课本和备课本下面总放着一本文学书,我偷偷地瞄过几眼,有时是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选》,有时是一本《普希金诗选》,有时是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有时候,课讲完了,布置课堂作业让我们做,或者发下卷子小测验,他便搬把椅子,在讲台旁坐下来,翻开这些书读,一直读到下课。这让我非常奇怪,一个教数学的老师,居然这么爱看文学书,在我们全校的老师中绝无仅有。他不让我上课时看课外书,自己却在上代数课时看文学书。
⑦可惜,他教我的时间太短了。庞老师被调走后,我还是会常常想起他。
⑧刚上高一的一个星期天,看完电影后,我从鲜鱼口路过,迎面碰见了一个人,觉得非常面熟。四目相对,他一下叫出我的名字:“是你,肖复兴!”我也认出来了,是庞老师!一年多没见了,突然街头相遇,让我有些激动。
⑨他问我在高一几班,班主任是谁,又问我这一年多学习成绩怎么样,还问我都看了些什么课外书。然后,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给我的印象很深呀!”这句话说的,生怕他会接着说起上课看《十万个为什么》的事情,我赶紧低下头,看见他的书包里塞满了书,鼓鼓囊囊的,都要挤出来了,忙问道:“这么多书呀,您这是要去图书馆还书吗?”
⑩他点点头,说:“是的,到文化宫图书馆还书。”
⑪庞老师顺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是《古文观止》,问我看过吗,我羞愧地摇摇头。他又拿出两本书,一本是袁鹰的《风帆》,一本是柯蓝的《早霞短笛》,问我:“这两本呢?”恰巧这两本我看过,赶忙点点头,找补回一点儿颜面。
⑫庞老师问我到哪里去了,我不敢回答是看电影去了,慌不择词,反问起他来:“庞老师,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您,您教数学,为什么那么爱看文学书?记得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数学课本下面总放着一本文学书。”
⑬“现在我这个习惯也没变呀。”庞老师笑了,“这有什么不好吗?”
⑭我没有回答,只是笑。
⑮他对我说:“你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要利用时间多读些书,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
⑯他对我笑笑,又说道:“你在市里获奖的那篇作文印在书里面了,我前几天看到了,就知道你一定写得不错,你要多读多写,我可是一直相信你呢!”
⑰他说的那篇作文是我初三时写的《一幅画像》,经过叶圣陶前辈的修改和点评,收录在北京出版社的《我和姐姐争冠军》一书中。书刚刚出版,没想到庞老师就看到了。虽然他早就不教我了,但他一直在关注我,我心里一阵感动,禁不住抬头望望他,说不出一句话。
⑱分别的时候,他对我说:“有时间找我玩,我就住在学校里,离这里不远。”又告诉我新学校的地址。
⑲过去整整六十年了,我常常会想起庞老师。高一刚开学的那个秋天的上午,庞老师的身影,总还在眼前浮现;他对我说过的要利用时间多读书的话,还是那么清晰在耳。
⑳有些人,尽管结识和交往的时间不长,甚至只是匆匆一闪,却让我很难忘记,不仅刻进我的记忆里,更刻进了我生命的年轮里。
㉑那个星期天的晚上,我把在鲜鱼口邂逅庞老师的事情,记录在我的美术日记本里。我至今还保存着这本日记,上面清晰地写着那个星期天的日期:1963年9月22日。
㉒如果说人生中真有一段美好的时光,那就在学生时代,尽管它那么短暂,尽管它一去不返!
(选自2023年3月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作者说“虽然教我的时间很短,但是他留给我的印象很深”,请写出两件庞老师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问题:作者眼中的庞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 ||
人物描写方法 | 具体语句 | 分析 |
(1) | 庞老师年龄四十上下,人长得很帅,个子高高的,脸庞的棱角分明,那样子,很像后来电影里的演员。 | 英俊潇洒 |
动作描写 | 有时候,课讲完了,布置课堂作业让我们做,或者发下卷子小测验,他便搬把椅子,在讲台旁坐下来,翻开这些书读,一直读到下课。 | (2) |
语言描写 | 他对我说:“你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要利用时间多读些书,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典的……”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