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图甲是小明家空气加湿器电路的示意图。加湿装置上标有“220V,22W”字样,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水达到雾化的形态,散布到空气中,达到加湿的目的。R1是探测空气湿度的湿敏电阻,置于加湿器表面,其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R0是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吸引下来,加湿装置电路断开;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时,衔铁被拉回,加湿装置电路闭合并开始工作。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的电压U0为6V且保持不变,当空气湿度为30%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A;该加湿器正常工作时,能使卧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
(1)加湿装置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电磁铁线圈消耗的最小功率是多少?
(3)若小明用阻值为75Ω的线圈替换原电磁铁线圈,则加湿器正常工作时卧室内的空气湿度最大是多少?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自制杆秤测量液体的密度。如图1,已知杆秤的自重不计,O点是杆秤的提纽(杠杆支点),秤砣质量为50g,OAOB=1:6,烧杯内液体体积V=100mL(液面在标记处),烧杯质量是100g。
       
(1)为了比较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小明用带标记的烧杯盛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然后用自制杆秤分别称量,当杆秤水平平衡时,测出秤砣的位置到支点O的距离x,如图1所示,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______ρ(选填“<”、“=”或“>”);
(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秤砣到支点O的距离x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2中的图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3)根据上述结论,小明对杆秤的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杆秤改装成密度秤,它的刻度是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它的零刻度应标在杆秤______g的刻度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ρ应不超过______g/cm3
(4)用此密度秤进行测量时,若待测液体液面高于标记,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
(5)为了提高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保持烧杯形状和容积不变,换用质量更小的烧杯
B.将支点OA点移动,减小OA距离
C.选用质量更小的秤砣
D.将烧杯上的标记向上移动,增大液体的体积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学实验小组同学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   1A”)、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1)请用笔画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不变,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6V,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A。如图乙所示,则未知电阻Rx__________
(4)三个小组完成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描绘出图丙中b、c、d三条I~U图像,小红同学根据图像得到三个电阻值后,为了减小误差,取三个电阻的平均值,你认为此做法是_____(正确/错误)的;小明同学通过图像发现:“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一规律。请写出分析方法: 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同学继续探究IR关系时,小红同学提议:既然探究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图甲中可以不用连接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他们选择5Ω、10Ω、20Ω的电阻由小到大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42A、0.24A、0.13A,发现无法验证。于是他们计划仍按图甲进行探究,分析测量数据后,选定准备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值U。为确保完成验证,则这个电压值U最大不超过_________V;
(6)小亮同学在数字化实验室测量小灯泡电阻时发现,闭合开关的瞬间(t=0)开始利用传感器记录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丁),电流先变小后不变的原因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甲放在乙的中央。若乙的边长是甲的2倍,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上下表面都处于水平位置,正方体乙漂浮且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则甲、乙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开始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6秒后两车相距10米,则(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0~6s时间范围内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C.MN两点距离有3种可能值
D.若MN两点相距90米,则两车运动方向可能相反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是文德中学学生在科技嘉年华做的水位测量仪,可以根据电子秤的示数读出容器中水的深度。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固定一定滑轮,轻质细绳统过定滑轮固定在高10cm、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体B的下端。细线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两个定滑轮固定在重为12N的柱型物块A的上端,A放置在电子秤的中间。图中B的上表面恰好与容器中水面齐平,此时物块A对电子秤的压力恰好为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当物块A对电子秤的压力为0N时,B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物块B的密度为多少kg/m3
(3)已知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0cm2,打开阀门k放水,从水面和物块B上表面相平到电子秤示数为0.8kg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少了多少Pa?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个质量为m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瓶壁厚度忽略不计),内装高度为h1密度为ρ0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体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h1h3h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玻璃瓶在水中的浮力等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
C.玻璃瓶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D.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a=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系于OB的中点C处,此时AB恰好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恰好被拉直。现将小滑块Q(小滑块的大小不计)放于O点上方,将小滑块Q向左移动0.4m,此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此时物块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Pa,若Q再向左侧移动0.2m,沿竖直方向将正方体M左右两边各切去厚度为d的部分,将它们叠放在Q的正上方时,正方体M对地面的压强为0,切去厚度d______m。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田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

(1)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在实验步骤B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4)小田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将A放至最后一步,则会使得金属块的密度的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都有可能”);
(5)同组的小超用刻度尺、圆柱形容器、烧杯等工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另一平底烧杯a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12cm,如图甲所示。
②将密度为4.5×103kg/m3的金属块b吊在烧杯底部(金属块未触底),测量出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6cm,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18cm,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块b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2cm,如图丙所示。则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______倍。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3。当只闭合开关S,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U1R1的电功率为P1,再将S1闭合,滑片P移至最右端,电压表示数变为U2;当只闭合S、S2、S3,滑片P仍在最右端时,R1的电功率为P1′,R3的电功率为P3,电流表A与A1示数之差为1.2A。已知U1U2=5:9,P1P1′=1:9,P3=4.8W。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4.8W
B.只闭合S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最小总功率的3倍
C.只闭合S2、S3,电路的最小总功率为19.2W
D.只闭合S、S2、S3,电路的最小总功率为26.4W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