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分分合合,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要求,还是策略上的考虑?这两种意见似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是真诚要求,另一方面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可以统一.

——戴逸《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三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摘编自《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四   如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促成了哪一件大事?国民党“联共”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材料二中“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国共由合作走向内战是从哪一件事开始的?
(3)材料三中“逼蒋抗日”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4)材料四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共商国内和平”的目标最终实现了吗?请用史实说明。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反侵略的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屈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片是重要的史证资料,读如图。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1)指出“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的战争是什么?举出其间中国人民进行“反入侵”的斗争2例。
(2)列举事实说明材料二中外国人“剥夺榨取”中国、“管束控制”中国。(每方面一项即可)
(3)资料卡一、二提供的图文信息与近代哪两次战争有关?分析两场战争一胜一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材料描述的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枣宜会战D.百团大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A

古田会议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中共三大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遵义会议

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八七会议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AB.BC.CD.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1943年艺术家古元根据自己在延安的见闻,创作的木刻版画(局部)。该木刻版画(局部)从侧面反映了(       

   

注:上图中“擁護咱們”简体字为“拥护咱们”;“軍隊”简体字为“军队”。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B.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C.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D.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的原因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A.陈天华的《猛回头》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日本的今昔》(1940年刊载于《抗战漫画》)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A.展示作者对中日版图的想象B.提醒国人日本即将全面侵华
C.坚定国人夺取抗战胜利信心D.强调中日两国关系始终亲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A.控制白银外流B.筹划制度改革C.注重经济发展D.重视海防建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