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反应物Ca(HCO3)2是氧化物 |
B.生成物CO2的化学性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保持 |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A.清除可燃物 | B.降低可燃物温度 |
C.隔绝空气 |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A.101![]() | B.157 | C.258 | D.359 |
A.一定等于7 |
B.可能等于7 |
C.一定大于7 |
D.一定小于7 |
A.![]() |
B.![]() |
C.![]() |
D.![]() |
A.检查气密性 ![]() | B.加热药品 ![]() |
C.收集氧气 ![]() | D.检验氧气 ![]() |
A.碳元素 | B.碳单质 | C.碳酸盐 | D.二氧化碳 |
A.ClO4-是一种化合物 | B.1个ClO4-中含有5种元素 |
C.1个ClO4-中含有49个质子 | D.1个ClO4-中含有49个电子 |
选项 | 实验操作或现象 | 分析 |
A | 集气瓶中集满二氧化碳后,瓶口应盖上毛玻璃片并正放于桌面上 |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木条复燃 | 氧气具有可燃性 |
C | 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
D | 将浓硫酸滴在白色纸片上,可观察到纸片变黑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A.A | B.B | C.C | D.D |
A.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B.加氧化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 |
C.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 D.测溶液的PH,刚好等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