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已经完美谢幕,但冬奥会留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却从未停止……让我们一起盘点属于冬奥会的经典时刻:
【A】从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从以熊猫和灯笼为原型的吉祥物,到迎客松,折柳送别……冬奥盛会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彩,“中国式浪漫、中国美”浸润人心。
【B】本届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9金4银2铜的冬奥会史上最好成绩
【C】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中国人民为我们出色的搭建了安全的奥运舞台,中国克服了疫情和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的种种挑战,拥抱世界,呈现了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D】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颁奖典礼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家乡运动员武大靖,00后优秀运动员苏翊鸣、谷爱凌的身影,习近平勉励广大运动员继续迎难而上、追求卓越。
生命是一本书,人生是一段旅程。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生命的思考”。
【探问生命】
2021年11月26日,四川泸州某小区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从天而降,将楼下一辆婴儿车的车顶烫穿,当时婴儿就躺在车里,且烟头捡起来还是燃着的,若不是婴儿家人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事后无人承认此事,为找出罪魁祸首,民警经过申请后硬核喊话:查验每个业主的DNA!
【珍视生命】
曾在地震废墟中被埋3天3夜不幸失去右腿的四川女孩牛钰最近踩着“机械小钢腿”亮相上海时装周,惊艳众人。24岁的牛钰是一名拥有近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和平面摄影师,生活中的她乐观开朗,称自己为“钢腿侠”。她说,因为假肢自己走到哪里似乎都是“万众瞩目”的,但这是属于她的勋章,“那是我努力活下来的勋章,是我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是我无数次挣扎崩溃后的证据,我不要藏起来,我要为自己鼓掌”。
【绽放生命】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的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做工人要做到最好”、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艾爱国;背着母亲上大学的“贵州第一孝子”、毕业后回到大山助力千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的“最美教师”刘秀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戍边英雄陈红军……他们默默无闻,却用实际行动,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美的人。
材料一 小张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退役后,他尽心照料父母。同时,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遵纪守法,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县人大代表。在2020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他无条件地执行国家的决定,让餐厅暂停营业,并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赠3万元人民币支援湖北。
材料二 2021年2月1日,公安机关在江苏、北京、山东等地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新冠疫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查扣假新冠疫苗三千余只。犯罪嫌疑人孔某等人为牟取暴利,通过向注射器组合件注入生理盐水加工制作假新冠疫苗,并层层加价销售,每只售价498元。
2021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正式出台文件通知,从2024年起,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总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即从2021年秋季入学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新闻一经公布,立即在网上引起热议。
某校九年级开展了“培养责任担当,增强政治自信”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全国统大市场]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以下是同学们选取的信息。
信息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进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我国市场经济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信息2 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很大阻力,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很猛,出现了“去全球化”的力量,我们要看到追求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正面临极大挑战。
信息3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努力形成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面对疫情的挑战,北京冬奥等办举办工作进度十分平稳顺利。时政小组的同学展示了以下材料:
◎7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表扬展示。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 接续奋斗的昂杨激情!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冬奥筹办举办全面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残疾人人权得到更好保障,广大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双奥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法与时转则治理,治与世宜则有功。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1月,中学生王海发现爸爸停放在居民楼下的轿车被砸坏,遂报警。经调查,梁某步行至7楼时,将楼道内影响其通行的铁质鞋架从窗户扔下,正好砸中王海家轿车。后经法院审理,被告人梁某高空抛物,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法院依法判处梁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对损坏轿车给予补偿。但由于车主事发时未按规定车位停车,亦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故法院酌情判定梁某承担总计80%的补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编、1260条,这部民法典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涵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群众意志,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需要系统谋划、扎实推进。
地方立法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动执法人员10.5万人次,立案查处案件1558件,为农资质量,长江禁渔、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保驾护航……
江西省安运县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自数字乡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在智慧物流、乡村治理数字化、农村电商等方面积极探索、助力乡村振兴。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力度,取得积极成效,但浪费问题仍不容忽视。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离不开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是永不过时的美德,要建立健全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节约实践教育活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新冠疫情之下,多国宣布限制粮食出口,叠加地缘争端的扰动,更是凸显了筑牢粮食供应链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将“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到“底线”的高度,全文5次提到“粮食安全”。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种业振兴稳步推进,打造全球农业强国未来可期。
材料二 相关人士指出,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风险性:我国耕地总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技术储备不足,种业自主创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一些种源还依赖进口;还有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导致销售不畅等问题突出。
材料三 种子孕育粮食。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这种力量,将在无数后来者和奋斗者之中传承。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相关言论:
人生感悟 | 启示 |
①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 |
②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 |
③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个是我们重大的任务。 |
材料一 《中华人民北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下图是该法的诞生过程。
材料二 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该法的颁布意味着家庭教育不再是“家事”,而是重要的“国事”了。
材料三 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父与子》是全堂精彩的和谐家庭情感交流课,主要讲述了儿子辞职创业和父亲发生的一些“爱的冲突”,生动反映了当下年轻人与父母思想观念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