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英国以及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一国在任何领域中的技术进步终究会较快地流向他国。

——摘编自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


       材料三 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发展简表

时间

关系

1951年4月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0年1月

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

1961年9月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

1967年5月

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再次遭到拒绝。

1973年1月

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10月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也受到严重拖累。

1975年6月

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2013年1月

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

2016年6月24日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近代英国“独特的发展方式”,并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奠定基石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及欧洲走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了世界的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型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英国能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其对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科技因素是什么?这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国关系影响着世界形势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敌人、恐怖”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摘编自《纽约时报》


    材料二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摘编自《世界经济简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中美关系出现缓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西欧国家“用一个声音讲话”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概述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题表内容取自明清小说的是(  )
选项内容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A.AB.BC.CD.D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220魏国建立,东汉灭亡
221蜀国建立
229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66316西晋的统治
317东晋建立
383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
31758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439北魏统一北方
49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改革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100—150字)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3)中国在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中,取得的许多举世瞩目成就,请用3个例子说明一下?
(4)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国际冲突与国际秩序”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冲突与变化的世界】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后果是欧洲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美国和俄国影响的加强。战后,英、法等传统大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主导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全球性的大国协调开始了……《凡尔赛条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因此,凡尔赛体系带来的将不会是永久的和平,而将是新的、更大的危机和冲突。

——摘编自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图片所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并结合《凡尔赛条约》的内容,概述凡尔赛体系为什么不能带来永久的和平。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己、互相转嫁危机的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其中德、日两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

经济冷战是指二战后的美国及盟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经济遏制政策。1947年美国……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1949年西方国家……限制成员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西欧各国接受美国的援助达131.5亿美元。1949年美国出台了“援助”不发达国家的计划,以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对苏联施行经济制裁和禁运,同时迫使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打压石油价格,削弱苏联赚取外汇的能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左凤荣《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冷战及教训》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美国对“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经济冷战的表现形式。
【格局演变下的中国】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在街头张贴的宣传海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进入70年代后,尼克松决定放松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2年尼克松访华指出:“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1974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达上亿美元。在美国对华贸易中,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约197项设备引进合同,用汇37.4亿美元。中国利用这些设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华盛顿会议给中国带来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促使材料三中以“帮助中国”为主题的美国宣传海报产生的背景。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20世纪70年代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风云变幻的新世界】

材料四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日报道,有分析人士认为,西方对俄制裁将让欧洲经济本身陷入衰退。报道称,西方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已经造成了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消费者信心暴跌,而俄罗斯正被切断与西方金融市场的联系,经济学家预计欧洲经济将因此受到影响。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月2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中方一贯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过去20年,美国实施的制裁数量增长了10倍。……但是,美方的制裁解决问题了吗?世界因为美方的制裁变得更好了吗?乌克兰问题会由于美方对俄制裁而自然解决吗?欧洲安全会由于美方对俄制裁而变得更有保障吗?希望有关方面认真思考,还是应该努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制裁将让欧洲经济本身陷入衰退”说明了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推动新的秩序的形成?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中国近代艰难探索的岁月中,党的很多重大会议,在历史选择的关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革命的发展方向。下面关于党的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遵义会议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企图
④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慨,法西斯的暴行有(     
①德国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屠杀犹太人
②1936年,法西斯掌权的意大利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③德国疯狂扩军备战,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人民的愤怒: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宁愿和你一起灭亡。)

材料二:他贪财好利,用严刑镇压人民,引起镐京的平民暴动,使西周走向亵落。

材料三:汉代有人说: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材料四:“楚汉之争”中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夺取了天下,遂立了西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问题: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不少于150字。)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