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内容全面 | B.思想落后 |
C.传播广泛 | D.影响深远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
C.国王与下属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
A.北伐胜利进军 |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国共两党合作 | 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
材料一 孔子大事记
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公元前522年,授徒设教,创办私学。
公元前517年,去齐国途中,遇妇墓前哭子,感叹“苛政猛于虎”。
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8年,任鲁国中都宰,因政绩突出,后升任司空司寇。
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79年,归鲁以后,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岁。他的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材料二 西周确立的宗法封建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瓦解,与其相适应的礼乐文化亦随之衰落。由于现实社会的混乱,促使大批思想家对现实进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救治时弊的措施,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自许结《新编
材料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
A.扁鹊 | B.张仲景 | C.华佗 | D.李时珍 |
A.秦始皇统一文字 | B.丝绸之路的开通 |
C.两晋时人口南迁 |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A.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不平衡 | B.社会习俗的变化带有强迫性 |
C.自由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 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
拉斐尔创作的《雅典学院》(如图)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之逸事。整个画面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描画了共11群组的57个学者名人。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指着天,亚里士多德指着地,他们边走边谈,引经据典的样子。该作品( )
A.宣扬了神权神性,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 |
B.体现了思想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
C.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享乐主义情绪 |
D.塑造了王权形象,彰显着君权至上思想 |
A.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 | B.规定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 |
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 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
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 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