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要求,还是策略上的考虑?这两种意见似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是真诚要求,另一方面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可以统一.
——戴逸《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三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摘编自《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四 如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屈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片是重要的史证资料,读如图。
![]() |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
![]() | 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④①③② | D.②③④①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
C.敌后抗日武装壮大的原因 | D.东北抗日义勇军组建的原因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
C.《瓦德西拳乱笔记》 |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
A.展示作者对中日版图的想象 | B.提醒国人日本即将全面侵华 |
C.坚定国人夺取抗战胜利信心 | D.强调中日两国关系始终亲密 |
A.控制白银外流 | B.筹划制度改革 | C.注重经济发展 | D.重视海防建设 |
A.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 B.辽沈战役的胜利 |
C.淮海战役的胜利 | D.平津战役的胜利 |
A.太平天国的建立 | B.洋务运动的兴起 |
C.戊戌变法的实行 | D.中华民国的创建 |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