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结合《刈草的孩子》这首诗,说说艾青的诗歌是如何做到“诗中有画”的。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你参加“读传记,与高贵的灵魂相遇”读书交流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叶嘉莹:用生命放歌,为文化传薪

陈玉洁

①1974年,叶嘉莹终于得以第一次回国探亲。当时她从加拿大经香港到广州,再从广州飞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当从飞机上看到北京城的两排灯火,“我想,那是不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长安街呢?我就流下泪来了。”

②1977年再次回国,叶嘉莹发现,青年人在看《唐诗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导游都会背诵古诗,周总理去世时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中,花圈和挽联上写的也都是旧体诗。“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文化根底深厚的民族,在普遍的人民的心里,都还是很习惯旧诗词的。”叶嘉莹萌生了回国教书的念头。

③“一个人不经过绝大的困苦,不会觉悟。”经历过丈夫入狱、自己被捕、失去工作、女儿女婿离世的叶嘉莹,做出一个重大选择,毅然决定回国,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给年轻人。“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诗歌,做古典诗歌传承的事业。”虽然在国外生活安稳,但“诗词的那生命、那感情、那文化,它的根,一定是在中国。”

④1978年,暮春的一个黄昏,叶嘉莹经过温哥华家门前的一片树林去寄信,向国家教委申请回国教学。满街的花树,一地的樱花,让她警醒年华似水,人生易老。

⑤1979年,叶嘉莹回国,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后应恩师顾随先生之友李霁野教授之邀,到南开大学任教。在海外每讲到杜甫诗“每依北斗望京华”时双眼就会满含泪水的叶嘉莹终于回到了祖国。

⑥“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学?我越老,读古人的书籍,就越觉得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真是灿烂辉煌。我认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生命的,是诗词的创作。不只因为语言文字有胜人之处,更是因为这些作者是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诗篇,用他们的生活来实践诗篇。这是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我的原因,也是我愿意把这些作品里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品格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的原因。”

⑦有评论说,叶嘉莹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古典诗词专家,是因为她投入与付出的是生命,诗歌启蒙了她、丰实了她、支撑了她,反过来她又用一生的痛苦与欢乐报答诗歌。而叶嘉莹自己说,“我是真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不管教《论语》《孟子》,还是唐诗、宋词,我是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体验、实践都结合在里边。”

⑧她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我在等待,有没有一粒种子,因为我的讲解而留在年轻人的心里。多少年之后,我要等着这一粒种子,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

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她受邀到全国几十所高校讲学;又应各社会团体邀请举办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七八十岁的专家学者,到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无不欢喜赞赏。

⑩她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元)建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其中,“驼庵”是老师顾随的别号,“永言”则取自大女儿和女婿的名字。

⑪90岁的高龄的叶嘉莹,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准备讲课、讲演,开会,看学生的论文……

⑫叶嘉莹崇尚钟嵘《诗品》中的话:“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让人在贫贱的时候不愁苦,让内心保持平和,没有比读诗更好的了。“诗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性的。很多人问我90岁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说,是学诗的缘故。”

(选自《人民画报》,有删改)

1.小通认为,可以引用人物的语言作为人物传记的标题,如本文,就可以以“叶嘉莹:我是真的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为标题。跟原标题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下面是给她的颁奖词。你认为颁奖词中的评价具体表现在本文中的哪几件事上?

【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请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2022年9月29日,“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办。这是在今年7月“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全球征集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是中华诗词文化和诗教的一个著名品牌。作为全球中华诗词作者参与角逐的大赛,此次大赛备受关注。

2010年,中华诗教协会成立,由两岸四地高校近百位学者诗家组成,依托中山大学中国文体学研究中心,由著名古典诗词家叶嘉莹、陈永正担任名誉会长,开展当代诗教,研究诗学和诗教理论,重视中华诗词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12年来,“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备受高校教育界、诗词界关注、支持和好评。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4.“用生命放歌”意味隽永,富有多种意味。请你结合自己对“放歌”的理解,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使前后句连贯。
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苦难过后的平和与宁静;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1)______________;您用生命放歌,歌声里有(2)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作文。

藤野先生给予鲁迅“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的力量;母亲给予朱德“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力量……成长路上,总有一些力量感动着你,启迪着你,这力量或许是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本书,一段经历……


请以“________力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以“成长,要让自己更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5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母亲的味道》,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摊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腥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我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儿,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一所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会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年,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疾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饿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儿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泪水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座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因为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散发的味道,似乎全消失殆尽。 

⑪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1.第④段和第⑧段都写了我“流泪”,两次流泪内涵有何不同?
2.第⑥段中“……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饿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⑩段加点词“似乎”可以换成“已经”吗?说说你的理解。
4.鲁迅笔下的“长妈妈”是一位有点粗俗、大大咧咧的保姆,但鲁迅却表达了对她深切的怀念;本文作者同样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出一位虽有些不拘小节的母亲但同时又坚忍、对孩子无私关爱的母亲形象。你的母亲有何特点?也请你用简要深情的文字写写自己的母亲吧!(50字左右)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联系《夜雨寄北》,以第一人称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
2.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请你根据对“素”字的理解,做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文完成了黑板报的设计配图,请你发挥想象,完成配文,字数100字左右。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翱翔在经典诗文的天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诗文绘景:曹操的眼中有“________,山岛竦峙”;范仲淹的笔下有“千嶂里,________”;马致远的曲中有“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2)诗文寄情:友人遭贬,李白心有戚戚,吟出“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猎场上,苏轼心怀激荡直言“亲射虎,看孙郎”;泊舟北固山,王湾触景生情,感慨“乡书何处达?________”。
(3)诗文言志:身居陋室,“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追求无俗音、俗务缠身的恬然自适的生活:身处俗世,周敦颐洁身自好,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身登高峰,“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高瞻远瞩,不畏奸佞。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随着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九(1)班开展“走进典籍,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观看完《典籍里的中国》第三集《史记》后,章旭同学心潮澎湃,提笔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请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封信。

给司马迁的一封信

尊敬的司马老先生:

您好!我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一个读书人,近日拜读了您的《史记》,听闻了您的生平事迹,内心颇有感触。

您可知道,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自刎乌江的西楚霸王,治军严整的周亚夫……时隔数千年,他们能如此鲜活地存活于人们心中,得益于您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记笔法密不可分。

您可知道,数千年来,您对史学的认真严谨、对命运的不懈抗争,影响和鼓励着多少文人墨客?当然,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的读书人不断奋进……

此致


敬礼!

一位仰慕您的读书人:章旭

公元二0二一年六月七日

①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书信的内容有一处常识性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书信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班级开展“典籍对对碰”竞答活动,请你参与。
①下面是选自《全宋词》的一首词。下列词牌名和词作风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A.满江红   婉约派        B.南乡子   豪放派          C.渔家傲   婉约派            D.破阵子   豪放派
②在典籍中,“平民百姓”有许多的别称。如《陋室铭》中的“________”,《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均可以作为“平民百姓”的别称。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何谓网红

网红即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品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材料二

网红的发展史

时代变迁发展特点代表网红
网络文字时代互联网还未如此便捷,人们常关注的是网络小说,其中一些作者携带着他的作品在BBS等网络论坛之中活跃。痞子蔡、安妮宝贝
网络图文时代随看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使用互联网变得便捷,QQ空间、水木清华等在网络上横行,一些人开始在网络中发布与人们审美高度契合或是高度反差的照片,搏人眼球,成为新一代网红。芙蓉姐姐、犀利哥
网络微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社交渠道便捷,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微博、短视频平台渠道迅速崛起,人们在网络热点中可以掌握话语的主动权,越来越多的人物、事情成为焦,点,随之演变成为网红。这一代的发展,开始启动了网红经济的高速发展。Papi酱、王思聪
互联网交互时代网络直播的出现,实时交互的便捷性催生了网红制造公司,造就了一大批网红,成为网红数量最多,网红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网络信息话时代的发展,让网红艺人化这条支线越来越明显。李子柒
材料三

网红向网红经济的转变

网红经济,是指依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及其社交平台推广,通过大量聚集社会关注度,形成庞大的粉丝和定向营销市场,并围绕网红IP(Inte1lectual Property)而衍生出的各种消费市场,最终形成完整的网红产业链条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注意力延伸出的经济行为:以用户变现为方式的直接经济行为(打赏、道具、付费问答等)和间接的经济行为(广告、品牌、代言等)。

表一:2015-2022年中国网红经济市场规模变化趋势表二:网红经济运行中存在短板

A准入门槛过低,网红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网红做出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山观的事情,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B网络社交平台监管不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C注重运营,不注重产品的品质与价值
D易引起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大量青少年把成为网红作为毕生目标
材料四

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

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600岁的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1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李子柒是网红博主,她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实物和人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成为网红,看起来容易,其实需要辛苦耕耘。在互联网早期,一些人以噱头博取眼球成为网红,虽短时间内为众人瞩目,但因未能持续提供内容而迅速淡出公众视野。事实证明,网红要长红,必须有鲜明突出的自身定位、个人特色以及强大的内容输出能力,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粉丝吸引力,形成自身品牌。

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

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红人”的产生是自发的,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B.网络图文时代启动了网红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交互时代成为网红数量最多,网红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
C.网红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延伸出的经济行为:以用户变现为方式的直接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经济行为。
D.在网络社群中,网红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粉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的表一,用简洁语言提炼出你发现的信息。
3.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分析张文宏、李子柒成为网红的原因。
4.在网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乱象。例如,过度、虚假宣传,表演过程中传播低俗、不健康内容等。如何让网红经济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