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放大版”云雷纹、跪坐人像上的尊等可以明显看出长江中下游文明、中原文明的印记。中原文明尊鲁的兽头趴在肩上,而三星堆的则是挂在肩上,这反映出铸造技术的差异。下列选项中,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具特色
C.三星堆遗址是巴蜀古国文明的珍宝D.巴蜀文明隶属于中原文明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西方近代化历程简表:
史实层面
14世纪中叶兴起的文艺复兴思想层面
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制度层面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技术层面

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知识,从西方近代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文字通畅,200字左右。)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
D.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而恰恰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部编版教材教师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不只是体育,中国在冬奥会期间接待了约30位国际政要,也加强了一些私人关系,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国际奥委会19日宣布,具有象征意义的奥林匹克奖杯将授予中国人民,以表彰他们“温暖、活力、热情和支持”。

——香港《南华早报》

材料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打破“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发明。(至少写出两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交上的胜利”得益于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再列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大事。
(4)根据材料四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241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

黄埔军校建立

1926-1927

北伐战争

19274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8

南昌起义

19279

秋收起义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0-1933

国民党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1936

红军长征


问题: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D.“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翻开历史画卷,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多元】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提到的东西方文明古国,并写出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在爱琴海边思考”的西方思想先哲。

【观念创新】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瑞士学者)布克哈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共同的纱幕”所含内容,分析哪一运动的兴起使得“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及该运动的核心思想。

【思想武器】

材料三   由于受到17世纪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他们从自然法则出发,强调人的自然权利。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们深信“自然法则”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思想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信仰力量】

材料四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理论”诞生的标志,并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富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的理解。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此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引发了英国革命,资产阶级希望实现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化改造,将君主变成能够体现其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一目标,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材料二:1871年,岩崎弥太郎买下几艘小轮船,创办了三菱轮船公司。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时,明治政府让其负责军事运输,并拨赠给其13艘轮船。第二年,当局将所有官船卖给三菱,并在15年内给予其巨额“航线补助金”。

材料三:农奴制改革后,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还经营手工业或商业这样既有利于活跃城乡的经济生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商品经济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致富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逐渐增多,于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大工厂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成为俄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大工厂应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三菱轮船公司的创建与发展主要得益于日本的哪次非凡改革?具体跟哪一项改革措施有关?
(3)据材料三,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作用。
(4)据上述材料,概括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中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元素是(     
A.注重文化B.传播儒学C.考试选拔D.公平竞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