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确认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一种古文字,由此甲骨文“重见天日”。下图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与楷书的“水”字,这说明甲骨文(     
字源演变

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吴玉章回忆录》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他认为(       
A.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C.革命主力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D.革命需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明朝营建北京城,内城北缩南扩,更为突出中轴线,从外城的永定门到内城的钟鼓楼长达8公里的沿线上有宫殿坛庙等宏大建筑,气势极显庄重。这一布局(       
A.烘托了帝王至上的威严B.彰显了传统科技的创新
C.体现了都市文化的繁荣D.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D.阿拉伯人的贡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史实中,与效仿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是
A.大化改新的推行B.罗马万神庙的修建
C.“儒略历”的创立D.阿拉伯数字的形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复兴之路》

(1) 材料一中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 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三: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年以来,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宋神宗统治期间年号)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
(2)材料二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后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A.“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B.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C.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教育D.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大明一统志》中记载:“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该史料描述的朝代是(     
A.元朝B.宋朝C.唐朝D.明朝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法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B.变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C.变法损害官僚地主的利益D.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