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2024年4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西米纳举行会谈。双方共同见证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经济发展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上述材料表明(       
A.国际新秩序得到建立B.欧洲一体化稳步前进
C.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D.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表,可以获得现代人类社会的信息是(     
世界博览会的主题(部分)
时间主题时间主题
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
1984年世界河流、淡水一生命的源泉2000年人类——自然——技术
1990年人类与自然2008年水与可持续发展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完全实现了可持续协调发展D.经济发展面临着共同挑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B.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会议
C.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D.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宣布开始实施新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是英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该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动力F1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图中阻力F2是路易十六的封建专制统治
C.途中b处英国发生政变,确立君主立宪制
D.图中c处颁布《大宪章》,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老照片是珍贵的一手史料,承载着历史信息,也记录了历史进程。下列老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B.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的巩固
C.中国外交事业的不断发展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为书籍《名家史学精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部分),其中第六讲的题目应为(     
第四讲建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五讲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六讲____
第七讲跨越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创业艰难——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C.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缘起和进程
D.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电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下面电文的内容有助于了解(     
居今日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中枢(有)领导民众之责,似应利用时机,把握现实,坚民众之信仰,而谋抗敌之实现……良年来拥护统一,服从领袖……所日夜隐忍希冀者,惟在举国一致之抗日耳。

--1936年9月电

A.秋收起义的背景B.西安事变的背景
C.日本侵华的背景D.重庆谈判的背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了解历史人物,一定要探究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下列人物的对应项对其贡献的概括有待考证的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A.兴办洋务,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B.把“启蒙之水”(指民主与科学),洒向“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C.希望在中国完成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掀起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制作的年代尺。其反映出的趋势是(     

A.中外交流不断深入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
C.封建经济不断发展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宋朝(     

宋代《耕获图》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图像材料

实物材料

文献材料

A.农业生产发展B.社会经济繁荣C.社会风气开放D.文学艺术灿烂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