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铁匠常把烧红的铁器没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加铁器的硬度,此法称为“淬火”,西川实验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用以探究铁与水高温反应后的产物(注:夹持仪器已省略)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
②铁粉为黑色,常见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 (黑色)、Fe
2O
3(红棕色)、Fe
3O
4 (黑色),但FeO一接触到空气就会立即变成红棕色,Fe
3O
4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③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
2+H
2↑;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Fe
3O
4+8HCl=2FeCl
3+FeCl
2+4H
2O,其中,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④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固体受热可分解成氧化物。

(1)A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
【提出问题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1】猜想1:氧气;猜想2:氢气;猜想3:氨气
(2)小宇认为不需要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猜想3,她的理由是
_______。
【实验验证1】
(3)如图甲,加热一段时间后,黑色铁粉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把导管放入肥皂水中,吹出的肥皂泡上升漂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观察到
_______,说明生成H
2。
【提出问题2】探究玻璃管中剩余黑色固体的成分?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一种铁的氧化物,但玻璃管内的还可能含有剩余的铁粉。
【分析讨论】
(4)小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剩余的固体物中不含有FeO和Fe
2O
3,理由是
_______。
【作出猜想2】
继续猜想黑色固体的成分有三种可能:
(5)a.只含有铁粉
b.只含有四氧化三铁
c.
________(6)经过讨论发现,猜想
_______不合理,可以排除,小春提出:用磁铁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其他同学表示反对,其理由为
_______。
【实验验证2】
(7)小华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确定了黑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放置一段时间 | 现象1: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 黑色固体含有_______ |
现象2:_______ | 黑色固体中含有剩余的铁粉 |
【实验结论】
(8)猜想
_______成立。铁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9)反应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剩余固体倒出、干燥、称重,为7.52克,求铁粉中参加反应部分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
【拓展创新】该小组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
(10)与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一条:
_______。
(11)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 |
B.新鲜的浮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 |
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一定不能用作供水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