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奥运赛场上,全红婵创下了历史的最高分纪录,得了在场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B.这帮在春熙路附近作案的犯罪团伙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四处奔逃,殚精竭虑
C.齐白石能把蜻蜓画得惟妙惟肖,造型和比例都很精准,连翅膀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
D.老师因地制宜,根据小明的学习情况,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帮助他夺得佳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桥的设计完全和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轮。
C.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俱匠心。
D.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依(bàng)       (zhǎo)       (chèn)       惟妙惟(xiào)
B.刻(juān)       (1ou)       (zhuó)       息敛声(bǐng)
C.推(chóng)       (tī)       (lù)       长途涉(bá)
D.轻(yíng)       首(qiào)       然(qiǎo)       锐不可(dāng)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1.这首诗颈联中的“乍”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乍”字的妙处。
2.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钱塘湖春行》中结尾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说说它们的抒情方式与表达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维(xiān)       酌(zhēn)        无动于(chōng)
B.仰(zhān)       (dú)            摩肩接(zhǒng)
C.鲜(yú)          临(pīn)          振聋发(kuì)
D.秀(qí)          (qiàn)        痛疾(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黏土            篡改               坦荡如坻
B.狡辨            探察               自出新裁
C.彷徨            浮躁               藏污纳垢
D.迁徙            狼籍               殚精竭虑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泸州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B.《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
C.我们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刻意堆砌华丽辞藻并不可取。
D.这次读书活动方案很有创造性、没有墨守成规,深受同学们喜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实施分餐制不仅可以拉开食客之间的距离,但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B.战士们在新春佳节依然坚守在祖国边防线上,他们为万家和乐自己的青春。
C.我国独立运行、自主设计的北斗三号卫星,是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D.父亲写信告诉我,近几年,他每时每刻都没忘记搜集、整理、编写民间故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感时花溅泪, 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运用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表达了作者奇特大胆的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