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
①《伤寒杂病论》的撰写       
②《齐民要术》       
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④全身麻醉手术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于下面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工业革命推动阶级矛盾的缓和B.阐明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
C.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D.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建立的过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某中学九年级历史研学社围绕“世界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参与研讨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源,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自18世纪以来以西方霸权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法国、英国、美国,让世界伟大三百年,法国是思想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我们习惯了这种伟大,它让我们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掌控着绝对的支配权。但事情正在起变化,有些危机来自我们西方国家自身的错误,而有些则来自新兴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讲话


(1)材料一中“新的时代精神”是指什么?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请回答:发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文化,英国是工业,美国是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综上所述,概括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小哲同学用于大单元学习的时空定位,它最适合用于研究(       
   
A.周王室衰微的原因B.中国古代社会转型
C.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春秋战国社会动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班同学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内容,请你参与完成。

【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世界政治】

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世界科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与弊。
(4)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的具体建议。(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5)请你从以下改革中任选两项,论证“改革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1.商鞅变法
2.孝文帝改革
3.彼得一世改革
4.1861年农奴制改革
5.日本明治维新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二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   
①都生活在北朝                                      ②注重实践
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取机器生产。……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材料二   

表一 英美两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值比重变化表

国家1860年1913年
英国34%14%
美国19%36%

表二 1860 年至1913年美国大事年表

1879爱迪生发明电灯
1903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13福特建成标准化汽车流水装配线

材料三   1870-1940年,美国城市人口由占全国人口的25.7%升至56.5%,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拥有国民财富的59%。


(1)材料一中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为什么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2)根据材料二表一、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工业产值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表二、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述工业革命给“美国”带来的变化。
(4)作为新时代中国少年,请谈谈你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俄国的发展之路,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世界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   



图1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建立       图2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统计

材料三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材料四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什么?这次改革使俄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材料二中图1是列宁在哪一事件后宣布成立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2俄国1921~1925年粮食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中“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哪一模式?“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