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丙的微观模型图是![]() |
B.使用可燃冰做燃料,有利于促进碳中和 |
C.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2 |
D.反应前后碳原子的个数不变 |
A.奥司他韦属于有机物 |
B.奥司他韦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
C.奥司他韦中含有N2分子 |
D.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28 |
A.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 |
B.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成橡胶 |
C.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中和反应 |
D.钾肥:NH4HCO3、K2SO4、KCl |
A.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 | B.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 |
C.称量硝酸钾固体![]() | D.读取水的体积![]() |
某化学应兴趣小组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已知:P2O5有毒,且能与水反应)。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红磷不燃烧和b处白磷燃烧,得出燃烧需要
某学习小组进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X溶液是(N表示粒子的数目,填“>”、“<”或“=”)。
A.0~a段时没有反应发生 |
B.b点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C.a~c段时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 |
D.d点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
A.氯乙烯含有3个氢原子 | B.氯乙烯属于有机化合物 |
C.氯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碳的质子数为6,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
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反应的微观实质如下:
下列由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为化合物 |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D.参与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 |
A.X的化学式为CO2 |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