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于 | B.等于 | C.小于 |
A.无定形碳 | B.过渡态碳 | C.晶形碳 |
A.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
B.将60℃时的KNO3饱和溶液105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晶体44.55g |
C.T1℃时,KNO3、KCI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D.10℃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 湿润的pH试纸 |
B |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 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验证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 向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加水,拧紧瓶盖,振荡。 |
D | 分离NaCl 固体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A. ![]() | B. ![]() | C. ![]() | D. ![]() |
A.X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
B.加入30gX溶液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C.从A点到B点温度下降,说明该反应吸热 |
D.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
A.![]() | B.![]() |
C.![]() | D.![]() |
① Fe3+ ② 3C60 ③ ④
A.表示核外电子数的是④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 |
C.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 D.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①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
B.乙是氧化物 |
C.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1 |
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