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我以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任务三【使命担当时代责任】
时间 | 事件 |
1895年 | 《马关条约》签订 |
1895年 | 公车上书 |
1901年 | 《辛丑条约》签订 |
1911年 | 武昌起义 |
1919年 | 巴黎和会 |
1919年 | 五四运动 |
1931年 | 九一八事变 |
1935年 | 华北事变 |
1935年 | 一二.九运动 |
1936年 | 西安事变 |
![]() |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享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 ![]() |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道光年间,京剧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又因其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 Hip—Hop文化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这些常见的艺术形式,表现方式包括Rap(说唱乐)、breakdancing(街舞)和graffitiart(涂鸦艺术)。其来源可以追溯到非洲音乐,不断吸收多种音乐风格,改良内容与形式,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表演性和竞赛性。如今,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形式,如今已成为了主流音乐市场中版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潮席卷全球。 |
材料一
材料二 《红楼梦》中的戏曲考证成果表
项目 | 内容 |
出现场景 | 《红楼梦》中的戏剧描写有两类情况。一是每逢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或庆功贺喜之日,贾府请戏班来演戏助兴。二是在平日谈话中、酒今中、谜语中运用一些戏曲典故和戏曲曲词。 |
剧目数量 | 《红楼梦》中提到的……正式上演的剧目有30,出,经典剧目有《孙行者大闹天宫》等。在对话、酒令、谜语、礼品名称中提到的戏曲剧目有19出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全书没有一处提到清代非常流行的剧目《桃花扇》。 |
剧种;类型 | 《红楼梦》中所上演的剧目……从剧种角度看,有昆曲、弋阳腔、高腔、郴子腔传奇、杂剧等。 |
材料三
时间 | 科举内容 |
唐朝 | 唐朝孔颖达等编撰的《五经正义》便是为科举考试而编写的官方教科书。许多学者和考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五经正义》,也使得这些儒学经典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唐代科举中涉及到历史内容的考试科目是比较多的,于是,士子读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各种历史类备考读物的广泛流传,扩大了史学的传播途径。 |
宋朝 | 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注重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人们重视学史,培养出一批治史人才,如欧阳修、司马光等都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们撰写了大量的史书,开创了新的史学编写体例等,使宋代出现“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的现象。 |
元明清 | 元、明、清三朝时候。“四书”都是科举考试的首场考试内容。因此。“四书学”盛行,儒家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科举制的倡导 |
A.土地改革的推行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A.批判封建文化病灶,探索社会改革良方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C.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
D.北斗领航,百年九域千秋旺;南湖扬帜,五岳三川一片红 |
材料一 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摘编自《义务教有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材料二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
A.《伤寒杂病论》 | B.《本草纲目》 | C.《天工开物》 | D.《农政全书》 |
材料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589-604年 | 隋朝统一,开皇之治 |
618年 | 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
627-649年 | 贞观之治 |
713-741年 | 开元盛世 |
755-763年 | 安史之乱 |
907-960年 | 唐灭亡,五代时期 |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