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C.“金色中国”——茫茫戈壁,黄沙漫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2.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省是山西省B.②濒临渤海
C.③位于第一级阶梯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2.她沿2,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A.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窑洞
B.虎跳峡——都江堰——窑洞——蒙古包
C.窑洞——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
D.都江堰——窑洞——蒙古包——虎跳峡
类型:选择题组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能体现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和人民音乐家聂耳作品的共同点的是(     
A.弘扬时代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B.适应抗战的需要,为中华民族自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创作
C.提倡自由与民主,反对孔子的思想
D.无情地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国共十年内战→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弥天大勇”“心系天下之安危”等关键词,最有可能的查阅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跃进大别山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中华民族14年的艰苦抗争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下列选项中,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的是(     
A.国共两党的团结协作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C.全民族坚持抗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和援助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李华同学制作的《图说抗日战争》卡片上展示了如下照片。这组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A.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B.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是(     
A.武昌战役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东三省沦陷C.南京大屠杀D.旅顺大屠杀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历史事件是(     
A.强渡乌江B.强渡大渡河C.渡过金沙江D.四渡赤水
类型:单项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