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完成下面小题。
A.太行山 东北—西南走向 | B.大兴安岭 东北—西南走向 |
C.阴山 东西走向 | D.贺兰山 南北走向 |
A.第一 | B.第二 | C.第三 | D.第四 |
A.![]() | B.![]() | C.![]() | D.![]() |
A.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
B.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C.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
D.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边疆的风土人情。
材料二 《边疆行》路线图。
A.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西藏自治区 ④内蒙古自治区 |
B.①内蒙古自治区 ②西藏自治区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 |
C.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西藏自治区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④内蒙古自治区 |
D.①广西壮族自治区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④西藏自治区 |
A.东部和中部 | B.西北、西南和东南 | C.西部和中部 | D.西南、东北和西北 |
A.![]() | B.![]() | C.![]() | D.![]() |
A.内蒙古、西藏 | B.新疆、西藏 | C.海南、西藏 | D.黑龙江、内蒙古 |
A.维吾尔族、新 | B.藏族、藏 | C.壮族、桂 | D.蒙古族、内蒙古 |
A.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 B.汉族人口最多 |
C.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 D.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西藏自治区 | B.云南省 | C.广东省 | D.澳门特别行政区 |
A.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少于以西的人口 | B.我国平原区人口稠密区 |
C.我国的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 D.图中人口密度大于500的省份有2个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C.江苏省——苏州 | D.浙江省——杭州 |
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有这样的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A.邻国众多 | B.海岸线曲折 |
C.岛屿众多 | D.陆地面积辽阔 |
A.俄罗斯 蒙古 | B.朝鲜 俄罗斯 |
C.俄罗斯 印度 | D.俄罗斯 蒙古 |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
A.12千米 | B.24海里 | C.12海里 | D.200海里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 B.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
下图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森林 | B.森林、草原 |
C.草原 | D.荒漠草原、荒漠 |
A.200mm | B.400mm | C.800mm | D.1600mm |
A.黑河——腾冲线面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C.秦岭——淮河线 |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 |
A.长江 | B.黄河 | C.塔里木河 | D.珠江 |
A.白昼渐短 | B.黑夜渐长 | C.昼短夜长 | D.昼长夜短 |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道教 | B.基督教 | C.佛教 | D.伊斯兰教 |
A.高温多雨 | B.终年严寒 | C.冬暖夏凉 | D.长夏无冬 |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
C.以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 D.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 |
A.甲河 | B.乙河 | C.丙河 | D.丁河 |
A.纬度因素 | B.海陆因素 | C.人为因素 | D.地形因素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