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高324米,重达10000吨,由许多钢结构组成。除四个脚用钢筋水泥外,其他都由钢铁构成,共用去熟铁7000吨。钢铁结构有18038个,施工时钻孔700余万个,使用铆钉250余万个。每隔7年油漆一次。
为了设计这座高塔,建筑大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用了足足5000多张设计图。至今已有100多年,埃菲尔铁塔依然巍然屹立。

1.埃菲尔铁塔牢固的原因是(       )。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框架结构,风阻小。
B.底部采用拱形结构,承重更强
C.以上都是
2.埃菲尔铁塔大量使用(       )框架结构,使其结构更稳固。
A.三角形B.长方形C.圆形
3.埃菲尔铁塔每隔7年油漆一次,其目的是为了(       )。
A.改变钢铁颜色B.增加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钢铁生锈
4.埃菲尔铁塔工程最重要的阶段是(       )。
A.选址B.建造C.设计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向金属勺中加入少量的白砂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砂糖的变化,完成下题。

开始加热            白砂糖熔化变黄          白砂糖变黑变冒烟
1.通常,白砂糖是(      )体,加热后白砂糖首先会熔化变成(      )体,这是(      )变化。
2.加热的过程中,液态糖中会“冒泡”,“冒泡”说明(       )。
A.有气体产生B.有氧气产生C.有二氧化碳产生
3.持续加热白砂糖,还会发生其他现象,下列现象不是加热白砂糖过程中发生的是(       )。
A.颜色变化B.气味变化C.产生光亮
4.长时间加热后白砂糖会全部炭化并能闻到焦味,炭化后的黑色物质放入水中不能溶解,说明它是一种和原白砂糖(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质,这是(      )变化。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甲试管: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且有一半露出水面;乙试管:将铁钉放入经过煮沸过的凉开水中,再在水面滴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将铁钉和干燥剂放入空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1.乙试管在水面添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B.吸收水分C.保持干燥
2.经过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而乙丙试管的铁钉基本上看不出王筋,说明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条件下铁更容易生锈。
3.通过上述对铁钉生锈原因的探究,说明铁和铁锈的_____________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不同的纸折出的花一样吗?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纸的特征连一连。
   
       
       
容易撕          光滑            柔软          容易折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工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上面的4种工具中,没有应用轮轴的工具是(      )。(填序号)
2.②是独轮车,独轮车的车轮利用的是简单机械中(       )的技术,它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A.斜面B.轮轴C.杠杆
3.④是斧头,斧头的刃利用了(      )的技术。
4.③旗杆顶部的装置是(      ),它的作用是(      ),使升降旗更加方便。
5.①卷笔刀应用的是轮轴,字母(      )的位置是轮,字母(      )的位置是轴,卷笔刀上轮带动(      )运动时削铅笔更省力。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茗茗和同组同学在课上合作探究了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分别用线圈匝数是10匝和15匝的电磁铁接入电路中,吸引回形针,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线圈匝数(匝)

10

15

10

15

10

15

串联电池的节数(节)

1

1

2

2

3

3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个)

3

7

6

13

10

25

(1)在实验中,该组同学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力大小的。
(2)在每一次的对比实验中,保持电池节数因素不变,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_______
(3)通过三次的对比实验,茗茗小组的同学发现:当线圈匝数都是10匝或15匝时,________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电池会发烫,这是因为电磁铁工作时,电池将一部分________能转换为________能。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1:中国于1958年曾发动过一场闻名于世的歼灭麻雀之战,原因是麻雀啄食了宝贵的粮食,它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称为”四害”。一时间麻雀频于绝迹,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从那以后的几年内果树害虫数量猛增、水果减产。原来麻雀不仅吃粮食,也吃害虫,利用一些粮食来饲养害虫的天敌麻雀其实是值得的。人们从此吸取教训,把麻雀从“四害”中除名。
材料2:近年来,不断有科学家指出,昆虫的数量正在减少,人类为了发展农业,长期使用杀虫剂,杀死了所谓的“害虫”,同时也让无数昆虫遭遇灭顶之灾。
(1)材料1中的“四害”指的是:_____________
“四害”中属于昆虫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材料1中“吃与被吃”的关系,用食物链的形式表示:
果树→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麻雀的数量减少导致了果树的减产?
(4)材料2中提到的长期使用杀虫剂,昆虫数量会越来越少,如果昆虫一旦消失,对动植物以及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物体的运动
第19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杭州举行,小科和同学一起去亚运场馆参观,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很多和“运动”相关的现象。

1.如图1所示,小科来找小语,小语在小科的______方向______米处。
2.小科站在看台上观看,和他相比,运动场中跑步的同学是______。
A.运动的B.静止的C.不能判断
3.如图2所示,跳水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后,跳板的运动是______。
A.左右摆动B.前后移动C.上下振动
4.如图3所示,运动员瞄准篮框,刚刚把篮球投出去,此时篮球的运动路线是______。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C.波浪线运动
5.踢足球时,足球在地面的运动形式主要是______。
A.滑动B.滚动C.摆动
6.小科和同学来到跑道上,比赛谁跑得快,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A.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看谁先到终点
B.选择两条跑道来比赛,从任意一点同时出发,看谁先到终点
C.选择一条跑道来比赛,从同一起点跑到终点,看谁用的时间少
7.小科跑100米用18秒,小语跑得更快,那么18秒内小语可能跑______。
A.90米B.100米C.110米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磊和爸爸玩跷跷板,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跷跷板可以看作一种___________,爸爸的位置是___________点,小磊的位置是___________点。
2.从小磊的角度看,这是一个(       )杠杆。
A.省力B.费力C.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3.现在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小磊想要将跷跷板压下去,应该(       )。
A.爸爸离支点更远些B.自己离支点更近些C.爸爸离支点更近些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