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个孩子发信息给我:梅子老师,怎样才能写好“爱和善”这个主题呢?我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老套,一点都不感人。
②细节描写,不要惊天动地,不要伟大高尚,就是那种寻常的、细微的,让你日后回想起来,依然能够感动和温暖的。
③我布置写作班的孩子写写他们的爸爸妈妈,一个孩子告诉我,有一天早晨天很冷,他爸爸送他到学校门口。他像往常一样,跳下电瓶车,就往校园里跑。突然爸爸在后面叫住他,这是从未有过的。他很惊讶地站住,爸爸却说没什么事,只是走过来,帮他理理衣领子,又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拿下来,给他袤上,然后拍拍他的肩,说,去吧。那天,一整个上午,他坐在教室里,都感到暖暖的。
④还有个孩子,说了一件关于他妈妈的事。他妈妈患了重感冒,几乎起不了床,不得不去医院输液。中午放学时他想,回家一定没饭吃。等他回到家,刚推开门,饭菜的香味就扑鼻而来。原来,妈妈在临去医院前,已经带病做好了饭,炒了他最爱吃的菜,用保温桶装着,放在桌上。那顿饭他吃得很香。
⑤我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爱啊。没有大涛大浪,却如涓涓细流,滋养着我们的生命。
⑥我想起我念高中时,一个姓陈的语文老师,课上得又啰嗦又寡淡,没有同学喜欢他的课,连带他那个人。一次,我在路上遇见他,他正弯腰在捡拾地上的垃圾。从他家到学校,弯了无数次的腰。再从那条路走,我觉得眼前的红花绿草,都变得格外洁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他来。
⑦这,就是细节之美。一抬手,一弯腰,一个微笑,一声叮嘱,生活因此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又温暖又美好。
1.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2.本文一共具体叙述了三件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文中这三件事情都是围绕中心意思
4.文章中有两处语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请用“——”画出来。
5.文章第⑥自然段写陈老师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
A.先扬后抑 | B.先抑后扬 | C.借物喻人 | D.联想和想象 |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