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小学语文
联读选段(一)(二)和【阅读链接】,小瓯对鲁迅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想在“走近鲁迅”交流会上,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请你和小瓯一起完成以下题目,做好准备吧!
选文(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周晔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半(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阅读链接】鲁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名?

鲁迅先生自从公开发表诗文以来,使用过14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大多具有某些寓意或象征,每一个笔名的取定都是经过了他深思熟虑的,这是由于当时的环境所影响的。

国民党统治时期,阶段斗争日趋激烈。为揭露形形色色的反动派,抨击官僚资产阶级,鲁迅先生冒着白色恐怖迫害的危险,用笔名发表了许许多多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鲁迅先生用心主编的《奔流》等刊物,就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进行反文化“围剿”。

选文(二)

一面(节选)

阿累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抽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初识鲁迅】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段(一)的内容,我们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选段(二)的内容完成以下图表。


3.阅读选段(一)(二),鲁迅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选段(一)中一系列的动作让人难忘,填入括号正确的是( )
A.赶                                                                 
B.扶                                                                 
C.赶                                                                 
D.扶                                                                 
(2)选段(二)两次外貌描写都提到了鲁迅先生的“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B.凸显鲁迅先生不修边幅的外貌特点。
C.突出工作的辛劳,反衬鲁迅先生的奉献精神。
D.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4.选段(一)画线中“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A.文中“我”的问题让伯父鲁迅先生非常不高兴。
B.伯父鲁迅先生给车夫包扎伤口,感觉很累,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
C.伯父想到还有更多像车夫一样的劳动人民,心情十分沉重。
D.伯父鲁迅先生觉得文中的“我”一直在问问题,太啰嗦了。
5.选段(二)中,作者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和师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朋友”是因为鲁迅先生像朋友般亲切,一块钱书费,体谅作者难处,顾及尊严。
B.鲁迅先生目光正直而慈祥,让作者感到了父亲的慈爱,以“父亲”称呼表达敬爱之情。
C.作者说鲁迅是“师傅”,那是因为鲁迅先生手把手地教作者选书,让作者学会了买书。
D.鲁迅先生正如“师傅”般对待青年一代,他的关心、教育、引导,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
6.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有特点的题目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对于以上两篇文章的“题目”,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的题目非常好,都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B.选段(一)原文的题目,一读就明白文章的主要人物,使读者一目了然。
C.选段(二)的题目《一面》,暗示“我”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但他却对“我”产生深远影响。
D.从题目能看出,两个作者与鲁迅先生关系不同,选段(一)是陌生人,选段(二)是亲人。
(2)在“走近鲁迅”的交流会上,为使题目更具吸引力,小瓯想以鲁迅的名言作题目,来交流以上材料的感受,请你帮忙来选一选吧(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D.时间就是生命。
7.今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小瓯在了解鲁迅先生的故事后,感动于其精神品质,想动笔赞一赞鲁迅,以表敬意。请结合以上材料,一起来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