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一般用于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
3.说明方法
(1)举例子(语言标志:如、比如、例如、譬如)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通俗易懂,以便理解,更加有说服力。
例如:
①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②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2)列数字(语言标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倍数)
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把事物说明得更精确。
例如:
①庄严的人

② 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注意:年月日不属于列数字。如:1999年,12月,31日。
(3)打比方(语言标志:像、似、仿佛、是等喻词)
适当运用比喻,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例如: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4)作比较(语言标志:比、较、相当于、等于、跟……差不多/一样)
说明某些抽象的、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
①宴会厅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②太平洋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5)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可以引用一些诗句、俗语、名人名言、文献资料。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例如:
①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
②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6)下定义(语言标志:是。 科学、完整的判断句。)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使说明更严密。
例如∶
①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②笔,写字画图的工具。
(7)分类别(语言标志:分为、按……可分为、一类……一类)
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例如∶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严密性、条理性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