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了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一般人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就故作严肃地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刚满三岁,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宝宝说:“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爸爸接了茬。那天,他带四岁的儿子骑车出去玩,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他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用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一位妈妈笑着讲起了自己儿子的一桩糗事。两岁多的儿子准备拉便便,却只放了个响屁。站在一旁的奶奶故意逗他:“宝宝,你刚才是不是放屁了啊?”儿子很镇定地回答:“不是的,是我的屁股在唱歌呢!”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交流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讲述。我的儿子今年即将迎来高考。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不得不“浪费”(儿子的原话)八九个小时外,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看书和做题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也剥夺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1.全文约1000字,你的阅读时间应为( )。A.少于2分钟 | B.2~4分钟 | C.4~5分钟 | D.超过5分钟 |
3.第①②段分别出现两次“提议”和“颜色”,它们依次指的是( )。
A.提出的建议;提出建议;教训、斥责、惩罚等;色彩 |
B.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色彩;教训、斥责、惩罚等 |
C.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教训、斥责、惩罚等;色彩 |
D.提出的建议;提出建议;色彩;教训、斥责、惩罚等 |
A.神态描写,衬托故事的生动有趣 |
B.神态描写,表现听众的开心快乐 |
C.对比描写,强调孩子的幼稚、搞怪 |
D.侧面描写,突出孩子的天真、可爱 |
A.天真活泼、幽默乐观、伶俐可爱、充满童趣调皮搞怪等都是孩子的天性 |
B.应试教育夺走了孩子的天性和父母的快乐本文表达了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 |
C.文中的四件趣事与失去芬芳的高考生活形成对比,引起“我”的思考,揭示文章主题 |
D.题目中的“本应芬芳”暗示芬芳渐渐消失,引发人们思考是什么让芬芳(孩子的天性和快乐)消失,新颖独特,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7.展开想象,把第⑤段中的“前仰后合”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不少于25字)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