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0.65
所属科目:小学语文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qíng)雨盖B.菊(cán)山C.(chéng)黄D.(jǘ)绿
2.下列作品及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赠刘景文》——苏轼
B.《游园不值》——叶绍翁
C.《清明》——杜牧
D.《饮湖上初晴后雨》——欧阳修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尽:都,全。
B.擎:举,向上托。
C.犹:仍然。
D.须记:一定要记住。
4.这首诗是描写(  )季节的景色。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初春时节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首诗的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B.这首诗的后二句所写的秋末冬初的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硕果累累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的生机。作者这样写是来比喻人到暮年,虽是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之际,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不可意志消沉。
C.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此处诗人同样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表现出一种浓浓的愁情。
D.这首诗作于1090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情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