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小学语文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下列字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草铺(pù)B.横(héng)野C.蓑(suō)衣D.卧(wò)月明
2.下列古诗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稚子弄冰》——南宋 辛弃疾
B.《牧童》——唐 吕岩
C.《游山西村》——南宋 陆游
D.《鸟鸣涧》——唐 王维
3.补充诗句( )
草铺横野六七里,              
A.笛弄晚风三四声
B.稚子金盆脱晓冰
C.敲成玉磬穿林响
D.才了蚕桑又插田
4.下列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B.草铺:草席。
C.横野:辽阔的原野。
D.弄:逗弄,玩弄。
5.刻画了一个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无羁无绊,自由自在,自然天真的牧童形象的一句话是( )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D.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
B.“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C.“归来饱饭黄昏后”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饱”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D.诗的后两句寄寓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