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②诚哉,斯言!
③“环滁皆山也”,这是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之首句。历代多少文人墨客皆以为这是“神来之笔”。然而,有人认为这一句乃是《醉翁亭记》名篇中的“玉中之瑕”。因为滁县除了城西、西北方向有山外,其他方向都不见山。据有关人士研究证实,数百年来滁县的地形地貌变化不大,故“环滁皆山”的描述有观察失真、概括失当之谬。
④确实,如果没有怀疑的精神,怎能将“神来之笔”称为“玉中之瑕”呢?
⑤大凡有成就者都有一种怀疑精神。少年时代的鲁迅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但对道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二十四孝”,如什么“哭竹生笋”“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故事,表示“可疑”和“不解”,甚至产生反感。他最终与传统的封建信条决裂,成为封建社会的“贰臣逆子”,抨击旧社会的斗士,写出了《狂人日记》和许多杂文名篇。其实如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有大成就,都是因为他们不为旧学说所束缚,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才在他们研究的领域内闯出一条新路来。
⑥当然,提倡怀疑精神,并不意味着瞎疑、乱疑。疑应该建立在认真思考、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试想:如果不作实地调查,对“环滁皆山”提出疑义是不可能的。
⑦在提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今天,我们应当发扬“学贵有疑”的精神。
1.作为本文的题目最合适的是( )
A.学与疑 |
B.学贵有疑 |
C.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围绕 这句话列举了 、 、 等中外名人的故事。
4.读了这篇短文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