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 果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母亲对自己的女儿说:“孩子,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苹果又大又圆,肯定很甜很好吃!”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母亲首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面对一个苹果,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吗?”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母亲。
母亲说:“我看到这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你姥姥。姥姥总是把苹果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舍不得,乞。姥姥的爱就浓缩在这个苹果上。”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果农看到苹果,就会想到栽种的艰辛,还会想到丰收的喜悦;一位诗人看到苹果,可能会把它描绘成火红的太阳,比喻成小姑娘的脸蛋;而一位医生则会拿着苹果向人们解说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
母亲再问小女孩:“你说,谁的想法是对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妈妈,他们的想法好像都没有错,都有道理!”
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苹果有不同的想法一样,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面对同一种事物,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小女孩点了点头,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看见眼前的女儿正在成长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①首肯:
②意味深长:
2.文中的两个与“思考”有关的四字词语是
3.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A.表示列举的省略 |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 C.表示语意未尽 |
5.短文结尾写“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为什么欣慰地笑了?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