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
诺贝尔为了(发现 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接连 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乱 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并打“√”。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更生动?为什么?
A.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
B.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看着缓缓移动的火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写人们“齐声惊呼”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人们很害怕炸药。
B. 说明炸药的声音惊天动地。
A.从侧面烘托出炸药声音响亮,诺贝尔专心致志地研究炸药,为了发明炸药,他已奋不顾身,如痴如醉了。 |
5.“他,就是诺贝尔。”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