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争”与“让”(节选)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
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
为中国人争气,是钱学森的追求。1955年钱学森回国时,他的老师冯·卡门由衷地感叹:钱学森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自己。钱学森超过世界闻名的权威冯·卡门,为中国人争了气。
为国争光,是钱学森的信念。当年,陈赓将军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当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宣布“要搞人造卫星”时,被西方讥笑为“妄想一步登天”。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钱学森的“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个人名誉、地位和金钱。
钱学森一贯反对别人称他“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总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大家,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干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美国准备授予钱学森院士称号,被他拒绝。钱老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儿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
翻开钱学森的履历表,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官”越当越小。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后来,他主动要求当副院长。他曾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来,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钱学森幽默地说:“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他把稿费和奖金上缴组织,捐给学生,捐给西部地区的治沙事业。
1.写出你对“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句话的理解:
2.短文中,钱学森“争”的是________,“让”的是________,说明了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为了表现钱学森的高尚品格,作者重点写了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