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我国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为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
材料二: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2年 |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
2007年 |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针对材料一中所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9分)
(2)材料二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作为国家公民,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9分)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