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黑科技满满的现代粮仓如同金钟罩一般,用绿色循环技术为民生问题作保障。现代粮仓、谷物干燥综合体等成为中国大地上秋季乡村最重要的景观。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有一段剧情:莫斯将启动火种计划,领航员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人类的受精卵和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以确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电影中,人工智能莫斯的火种计划是应对流浪地球计划失败的备用计划,也是地球毁灭时人类文明延续的终极选择。你以为这很科幻?其实,电影里的种子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

考古学家曾在伊拉克耶莫遗址中发现了大约公元前6750年的种子遗存,可以推测,人类也许很早就有了保存种子的意识。科幻电影《瓦力》里也有经典一幕;地球上最后一株植物的死亡象征着生态系统被摧毁,而后人类在荒芜的星球上发现了一株嫩芽,预示着文明的新生。

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现实有些残酷,种子世界里也存在着优胜劣汰。在长达万年的人工选育历程里,人们总是追逐更高产的良种,而抛弃其他种质。粗略统计,至少75%的人工选育作物品种,因性状暂时不占优势而被淘汰消亡。

地球上,大约有1万—8万种可食用植物,人类在各个时期仅利用了约3000种,其中仅有约150种被大面积种植。随着不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工业化和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全球作物多样性早已持续下降。相关专家估算,20世纪人类大约失去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可食用植物品种。

种质资源的减少破坏了种质完备的系统,也直接导致粮食危机与人类灾难,17世纪初,南美舶来的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但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卵菌导致的马铃薯晚疫病在西欧蔓延,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马铃薯单一品种剧烈减产,由此造成了地区持续近十年的惨烈饥荒。

很难想象,未来随着地球人口不断增加、战争威胁,以及全球极端气候灾难频发,那些存于世的单一种质被摧坏时,粮食危机引发的末日灾难或许会席卷而来,如猛虎般吞噬文明。这时候的人类或许会悔不当初,曾经那些产量暂时不占优势的农作物品种,很可能就拥有对某些特定疾病的耐受力,因此更能适应极端环境条件而挽救人类。

正因为认识到了种质多样性的重要性,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野生植物种子的保护和研究。保护种子,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根脉。种子包含能够决定植物性状的基因蓝圈,而对农作物基因多样性进行保存,能使人们找到适宜生长在不同气候、抗击不同病虫害的植物种子,从而找到应对气候突变、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的方法。

20世纪20年代,世界第一家种子银行建立,建造者为苏联植物学家尼可莱·瓦维洛夫。他搜集了许多农作物的野生近缘品种,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可食用植物的种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

此后,全球范围内系统地整理并保存种子的工作开始了。各地陆续建造种子库,如今,全球各国已建有约1750座种子库,分布在中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这些种子库共收集保存了740多万份种质资源,绝大部分以农作物种子为保存对象。

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安南山地区的种子银行,是英国基尤千年种子库的合作伙伴。2013年建成以来,种子银行累计储存全澳超过11000种子包,储存种子总数超过1亿粒,涉及超过5300个植物种类。这里的科研人员不仅采集种子,还记录采集地点的气候、土壤,以及被采集植物的花朵颜色等信息,一并存入数据库。

此外,20197月,新加坡启动植物园种子库,目标是每年采收100批种子,针对每个植物品种收集3批不同种子,每批约有1万粒。他们广泛收集,不仅从本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采集种子,还会与外国植物园和研究机构交换种子。

各国设立种子库,目的是保护种质多样性,以防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和某些野生植物因灾害而绝种。但可惜的是,各式各样的种子库分属不同国家,规模大小不一,运营情况良莠不齐,甚至有的会因为安全措施不健全,受天灾人祸,如战争、政局动荡、自然灾难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从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选育种子的历史,就是追逐高产种子的历史,人工选育的作物种子绝大多数因性状暂时不占优势而遭到淘汰消亡。
B.被人类利用的可食用植物种类并不多,被大面积种植的更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作物多样性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C.种质资源的减少会直接导致粮食危机,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种植马铃薯单一品种遭病害的经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D.种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脉,正是因为认识到了种质多样性的重要性,人类才陆续在世界各地建造“种子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莫斯启动的“火种计划”表明“保护种子”与人类文明的延续息息相关。
B.从考古发掘的种子遗存,到现代社会“种子银行”的频频建立,凸显出人类“保护种子”的意识逐渐增强。
C.当某种极端的灾难袭击人类时,单一种质被摧毁,这些科幻大片中的末日镜头或许会在现实中上演。
D.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种质的多样性,各国的“种子银行”应健全安全措施、彼此协调合作并提高运营质量。
3.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     
A.1970年,美国南部种植的高产玉米品种有一多半被玉米大斑病摧毁,农民损失高达10亿美元。
B.吉林省曾是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最高时达1 000万亩,但近年来,种植面积比过去大幅减少。
C.19世纪70年代,欧洲曾经拥有多达200个品种的燕麦,但100年后仅保留了其中的12个品种。
D.由于缺乏品种保护意识及相关保护措施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优质杂交水稻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4.世界各地建立的“种子银行”做了哪些事情?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
5.除了建立“种子银行”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办法避免人类的“粮食危机”?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