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
(节选自《墨子·修身》)
材料二:
传曰:人君比天下之道,当显明其
(节选自朱熹《近思录·卷八·治体》)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以臣于君A言之B竭C其忠诚D致其才E力F乃显G其比H君之道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指致力、从事,与《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中的“务”词义相同。 |
B.秏,虽然是个生僻字,但是可以根据所在句子的语境来推断其词义。它和“名”搭配,所以推断其词义为“损害”。 |
C.比,指使……亲近,和文中“必察迩来远”的“来”用法相同;和“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比”词义不相同。 |
D.熙熙,指温和欢乐的样子,与现在经常使用的“熙熙攘攘”的“熙熙”意思是一样的。 |
A.墨子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篇中提出的“君子之道”应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坚持不懈、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内容。 |
B.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智慧,又没有洞察事物本质的内心,再加上自身懒惰不堪,那么他一定会背离正道。 |
C.墨子认为一个人功不成一定名不就,因为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还认为功成不一定名就,因为名声是不能自己做假的。 |
D.材料二中提到做帝王的要学会舍逆取顺,对于主动来亲附的就安慰他们,不要故意装样子来求得外物。 |
(1)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
(2)非惟人君比天下之道如此,大率人之相比莫不然。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