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
材料二:
文公问元帅于赵衰(亦称成季),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公从之。公使赵衰为卿,
材料三: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四: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注】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史记·晋世家》
【注】晋君:此处指晋惠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且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疑问副词,怎么,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意思不同。 |
B.蒐,原意为田猎,春秋时诸侯国借用田猎活动来组织军队训练士卒。此处指检阅军队的意思。 |
C.辞,推辞、拒绝,与《陈情表》中“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中“辞”的意思相同。 |
D.以,以为,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中的“以”字意思相同。 |
A.当晋国闹饥荒时,箕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文公要守信用。尊卑名分讲信用,善恶就不会混淆,实施政令讲信用,就不会误时而荒废功业。 |
B.狐毛统帅上军,得益于狐偃在文公面前的推荐,理由包括两点,认为狐毛的智慧超过自己,年龄也比自己大。 |
C.晋文公对赵衰三次推让行为大为赞赏,认为赵衰不失礼义,谦让是为了推举贤才,礼义是为了推广道德 |
D.晋国发生饥荒,曾向秦国买粮食,秦把粮食卖给了晋国。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趁机攻打秦国。 |
(1)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
(2)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5.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晋文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和晋惠公的不同之处。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