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有删改)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直是计不出A己B功不在C身D各耻E其前言F之失G故H守之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指“举荐、推荐”,与《鸿门宴》中“杀人如不能举”的“举”意思不同。 |
B.适,指“到、到达”,与《石钟山记》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适”意思相同。 |
C.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
D.“祜复表曰”中的“表”与“非能水也”(《荀子·劝学》)中的“水”用法相同。 |
A.晋武帝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得到了羊祜、杜预、张华的支持,羊祜因为病重,向晋武帝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的职务。 |
B.杜预到任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打败了吴国西陵都督张政,又向晋武帝请示发兵攻打吴国的日期,得到了晋武帝的明确答复。 |
C.杜预在给晋武帝的表书中借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一事,希望晋武帝尽快与朝中大臣权衡一下攻打吴国的利害关系。 |
D.在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州以及吴国其他州郡投降后,杜预在这些地方颁布安民告示,尽力做好安抚工作。 |
(1)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2)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
5.请根据材料二内容,归纳说明羊祜与朝廷其他官员对灭吴看法的具体分歧。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