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人类文明形态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表现为不同文明形态不断演进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产生,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旧的文明形态已经难以驾驭并容纳愈益发展的生产力和文明成果;二是新的文明形态已经发育起来,并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旧的文明形态走向衰落,新的文明形态繁荣兴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变迁。

长期以来,凭借西方现代化的先发优势和话语权强势,一些西方学者极力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态。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带来其无法克服的弊病,诸如经济危机频发、物质主义膨胀、贫富两极分化、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对外掠夺扩张等,这些弊病不仅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而且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桎梏。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西方现代化模式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科学回答,更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诉求,世界迫切需要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出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路,极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光明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规律、顺应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大势的前提下,对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全新探索、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必将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开辟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吴晓明《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材料二:

主持人:文明并非先天存在、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处于不断发展演进的状态中。从文明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郇庆治: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相互影响、交流互鉴的过程。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和推进,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力量。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体现人类永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强调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之间的平衡,还强调增进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之间的平衡。显然,这意味着一场系统而深刻的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变革。

(摘编自何民捷等《更好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的文明形态走向衰落,生产力和文明成果日益发展,就一定会催生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带来的其无法克服的弊病日益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桎梏。
C.在当今世界的现实状况下﹐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引领和推动。
D.文明受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而不断发展演进,而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B.不同的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交流互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文明多样性意义重大。
C.习近平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等,体现了我们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真诚。
D.中国式的现代化处理好了两个平衡:一是物质文化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的平衡,二是增进当代人福祉与保障子孙后代权益的平衡。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逐步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B.当前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西方国家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C.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的”,推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D.马克思曾说,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简要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