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中详符六年,首领指挥使蒙但挈族来归,徙于桂州。九年,数寇宜、融州界,转运使俞献可言:“知宜州董元己不善
克明乃与守珍领兵入樟岭路,文庆、玉趋宜州西路,又令宜、桂都巡检程化鹏取樟岭古牢隘路会合。化鹏遇蛮于上房两水口,击破之。文庆、玉至如门团,为蛮所扼,不能进。克明、守珍乃过横溪恩德砦,召山獠向导,开路进师。蛮依篁竹间,时出战斗,辄败走。
克明等知其穷蹙,乃晓谕恩信,许以改过,于是酋帅蒙承贵等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四》)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旬A余B上黄泥岭杉木C隘路D溪谷E险邃F蛮G据要害H以拒官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绥,是会意字,“条”表示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本义“藉以登车的绳索”,文中是安抚之意。 |
B.概量,概和斗斛等量器。概,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文中“概量”由“喻指衡量事物的标准”引申为“数量”。 |
C.面缚,当面捆绑,表示投降。古代战败投降还有“面缚舆榇”“面缚衔璧”“肉袒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等。 |
D.汉口,文中是“汉族人口”之意。在宋代,归还其所掠汉族人口成为西南地区各部族取得向宋朝贡权的先决条件之一。 |
A.宜州知州董元己缺乏政治智慧。他在宜州任上纵使主事者克扣蛮人干粮,又突然阻挠蛮人向朝廷进贡,致使其恼怒叛乱,屡次进犯宜州和融州地界。 |
B.蛮人怙恶不悛。进犯天河,之后又劫掠融州厢阳各寨,不仅抢劫百姓,还杀害了巡枪樊明,宜融等州都巡检安抚使曹克明决定袭击冲杀之。 |
C.宜融等州都巡检安抚使曹克明和都监杨守珍领军越过横溪恩德寨后,招募当地獠人作向导,开路进军。蛮人隐藏在簋竹里,相机而战,最终败逃。 |
D.在平定南蛮叛乱之后,蛮人奉诏感悦,歃血立誓,声称纵使“奴山摧倒,龙江西流”,也不敢再叛乱。蒙承贵还自请改州县之名来表明其归顺之决心。 |
(1)第令克明、献可设方略摄其酋首,索所钞生口,因而抚之。
(2)凡立功使臣将士迁补、赐赍者千八百一十六人。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