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劝学
荀子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丙)《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2.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精骑三千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C.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 D.行成于思,毁于随 |
A.木直 |
B.泰山之 |
C. |
D.心 |
A.吾尝终日 |
B.喜从滑稽饮酒 |
C.相与枕藉 |
D.余始循 |
A. | B.济水 |
C.顺流而 | D.明 |
A.太学,作为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
B.朔:古代用“朔、望、既望、晦”等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
C.美人,《赤壁赋》中写到“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丽的女子,而美女却在天的那一边。表现作者对美丽女子的渴望。 |
D.“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A.荀子的《劝学》,“登高而招”等行为,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
B.韩愈在《进学解》中认为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是立身处世之大端。 |
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 |
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 |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9.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劝学》中的中心论点?请阐明你的理由。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