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鹰
丁迎新
不到十一点,兵就起了床,把穿衣服的声音压到几乎没有。已经看了十几回班长交给他的手表,没有丝毫睡意,脑子里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走出宿舍门,连队哨兵诧异地看了兵一眼,抬腕看看手表,比正常接岗时间早了半小时。
夜太静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再轻也能听见。走出营区才按开手电筒,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揭开了伪装。有了光亮,兵踏实了许多,光亮似乎是枪,可以随时消灭一切威胁。
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工兵哨正好轮到本连队,交到新兵排,每班一个月。昨晚第一次是班长带的,细枝末节交代了个清。八小时一班,提前十分钟接岗,从连队到哨位是半个小时路途,不得睡岗、坐岗和做任何无关的事,子弹袋和枪不离身,没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绝不许开枪,等等。还暗示,那是挖在山体中的工兵仓库,须保证绝对安全。兵能背出来。
营区在山脚,哨位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走出营房的地界就是荒草掩映的山坡,曲曲弯弯的小路越走越细,细到看不出是路。没有星光,黑暗如慢慢收紧的网。压迫着兵。冲锋在前的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兵的肌体在收缩,而且寒意渐浓,总感觉路边会有什么扑过来。
兵从小就胆小,不和大人一道,不敢出门。屋里灯不开,不敢进家,晚上睡觉用被子蒙着头,尿急了也憋着,不到天亮不下床。兵是爸爸逼着他当的,不把胆量锻炼好了别回来。这是爸的原话。兵很委屈,不是自己想胆小,是不由自主地怕,究竟怕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比如现在就是。
总算接近了哨位,冷汗遍布全身,内衣沾在了皮肤上。这才感觉到握手电筒的手有些麻木。另一只紧握成拳的手像是攥着一团火,松不开了。
站住!口令?
我是雄鹰。回令?
鹰击长空。
敬礼,交接,兵站到了哨位上,随着下哨战友手中的光亮隐入黑暗,世界只剩下了黑暗、紧紧围裹着兵,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兵透不过气来。兵闭上眼睛。一层眼皮果然隔开了世界。不行,危险一旦出现,会措手不及。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向周边的黑暗里搜索。习惯了黑暗的缘故,能看到近前模糊的影像,是树,是草,也可能是其他。兵握枪的手更紧。像弹簧,一触即发。
不行!我是兵,连这些我都怕,还怎么担负保家卫国的职责?兵的脸开始发烫、一直紧绷着的心也烫,烫得周身发热。今晚的口令不知道是谁编的,男人应该是鹰,军人更应该是鹰。
兵决定就利用现在的机会锻炼胆量,大好的机会。哨位方圆五步开外,是低矮的灌木草丛。再远些是成林的杂树,兵端枪在手,身体微躬前倾,开始迈进。右手食指贴紧扳机,大拇指紧贴保险,这是班长教的,开保险和击发可以在瞬间完成。走过灌木草丛了、走进杂树林了、黑暗成团成堆汹涌而来,兵不再是兵,目光也成了枪,不顾一切地挺进。
大不了以死相拼!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此一想,反而豁然了。
突然,啊的一声长叫在上空划过,紧接着是翅膀振动的气流和枝叶碰撞。兵一个激灵,枪口迅速抬起,直指向天,差一点就打开了保险。不知什么鸟,被兵惊动了,一场虚惊。
回到哨位,兵有了变化,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身体和肩背的枪一样正直、目光坦然扫视,黑暗尽收眼底。兵想笑,像打了一场战、赢了、不累、反而精神抖擞。
谁在用力地擦洗天空吧,天微微地泛白了、泛蓝、泛青、主要是白。听见营区的起床号响了,兵一下子振奋起来,这才感觉到双腿麻木僵硬、感觉到深秋的寒、赶紧原地跺脚、伸展臂膀。
天边泛红了,山巅不改初衷,厚重坚挺。仰头间,兵发现一只鹰,在天空优雅盘旋,一圈又一圈。昨晚惊飞的,会不会是它?
鹰越来越低了、能看清鹰的翅膀和爪,兵目不转睛,脖子都仰酸了。突然,鹰化为一粒子弹,直射下来。兵的反应快,视线猛地下滑,一只野兔的身影一闪而过。鹰一个拉升动作,第一次突袭失败了,又开始画圈。兵看出鹰的凶狠来,开始担心弱小的兔,本能地从地上捡拾石块,向天上扔。石块是无能的,还在远远够不着的高度就掉下来,兵还扔。可惜不能开枪,否则,非要了你的小命不可,看你还欺负弱小。
鹰飞走了,是认了输还是另寻目标,兵不知道。扔石块用力过猛了,胳膊跟训练投手榴弹之后一样酸痛。
厉害呀,把鹰都打败了!
随着说话声,班长从灌木丛中笑盈盈钻出来,衣服上湿迹斑斑,是霜的痕迹。班长什么时候来的?兵不解。欲张的嘴又抿紧了,脸上不好意思地笑,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向周身弥漫。
(选自《安徽文学》2023年第7期,有删改)
文本二:
鹰
[英]丁尼生
它用铁钩般的爪子抓住峭壁,
紧靠太阳却独居孤寂之地,
它屹立在蔚蓝世界的怀抱里。
起皱的大海在它身下蠕动,
峭壁上它双目炯炯,
如雷鸣闪电般向下冲。
(选自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回想班长交代的各种事项,比如“提前十分钟接岗”,内容详尽,可以看出兵的认真。 |
B.父亲为了锻炼兵的胆量,逼着儿子当兵,虽然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了,兵依然抵触当兵。 |
C.“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暗示了站哨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会有危险。 |
D.“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这其中有班长带给兵的暖,也有兵感受到自我成长之后的暖。 |
A.“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一个“刺”字,体现了光的明亮,让兵感到踏实。 |
B.“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了兵的形象:怕黑,但具有强烈责任感。 |
C.从起床到接岗再到站哨,兵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走在黑暗中时,内心感到紧张。 |
D.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以“鹰”为题,并都将“鹰”作为贯穿文本的线索,串联文本的各个部分。 |
4.两则文本是如何塑造鹰的形象的?所塑造的鹰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