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节选自《韩非子·主道》)
材料二: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①纪,纲领,纲纪。②表异,表现违背正常情况,即伪装。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今群臣A无不一辞B同轨乎C季孙者D举鲁国E尽化为一F君虽问G境内之人H犹不免于乱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文中指万物本原,与《师说》中“吾师道也”的“道”词义不同。 |
B.素,本义是未经加工的丝织品,引申为本色,与文中的“雕琢”相对。 |
C.门户,指派别、门派,文中指一个派别之言,即“门户之见”的意思。 |
D.偃兵,指停止战争;其中的“偃”与“偃仰啸歌”的“偃”意思相同。 |
A.韩非子主张用道来指导君主治国,认为圣明的君主一定要把握“道”这一本原和准则,去探知万物的本原、成败的原因。 |
B.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好恶,去掉自己的成见与智巧,臣下才会各守其职、各尽其能,而不伪装自己去逢迎君主。 |
C.正如谚语所说的,不听取众人的想法就会迷惑,君主如果只听信某一个人的话,那么就可能会被臣下蒙蔽。 |
D.惠子劝说君王要明察臣子的进言,如果攻打齐、楚确实有利,且整个国家都因此获利,那就肯定有问题,因为聪明人多不这样认为。 |
(1)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
(2)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
5.材料一强调君主要虚静无为,而材料二强调君主要主动察言,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