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以往“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何以能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
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新故事,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紧密融通,实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消弭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历史距离、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焕发出强劲生命力。传统文化类短视频通过故事情节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不断引导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传统文化类短视频还具有文化传播与价值观传承的功能,通过对传统文物的介绍、对古代文明与传统价值观的应用,在镜头的讲述中增进用户的理解与认同。
短视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审美主体,呈现出大众性的特点。在时间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把过去与现在相连,将过往的经验与记忆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当下不断触动用户的情绪,引起用户的回忆,并引导用户重新关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被逐渐淡忘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叙事与当下传播社会大众共同经历相结合,构造出一个具有共同经验的意义空间,并通过角色、情节等来影响用户的情绪,拉近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视频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共情效果。
此外,“雅”作为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特征,在短视频时代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快节奏的生活使人向往慢节奏的田园牧歌、卧听风雨。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将生活的细节凝练在视频故事之中,并于细微处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生活观念,以慢的镜头诗意般呈现平淡生活,不断吸引着众多快节奏生活的用户驻足观赏。有的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以固定的镜头,记录缓慢的生活节奏与朴素的生活气息,展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期待。传统文化本身富含“雅”的意象,通过短视频营造的“雅”的虚拟空间,成为大众寄存精神的“桃花源”。
(选自刘文辉《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破圈”传播》,《光明日报》2023年5月7日)
材料二:
文汇报:眼下我们正进入一个流量时代,过度追求流量会造成短视频的低俗化粗鄙化,但是没有流量也会导致好作品难以传播,你怎么看待质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王国平(国家一级导演、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电视时代,有些意识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信奉艺术至上,比如坚持底线思维。在相当长的拍摄与制作生涯中,我一直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中展开艺术探索,践行艺术理念,不愿意为了收视率而滑向泛娱乐化。在我看来,一味追求流量,创作终将走进死胡同;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使作品拥有长久的生命力。短视频虽短虽小,但它并非只能是爆米花式的快餐文化,它也能成为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不可否认,刷短视频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休闲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流量是一种诱惑,但同时也意味着责任。
文汇报:既然人人都爱看短视频,那么就需要更多像你这样专业的创作者创作出更多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来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大众。从你的经验来看,短视频美学体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提升短视频美学?
王国平:短视频不能仅仅成为大众的狂欢,它也是今天一种相当主流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是应该有美学追求和美学样貌的。
短视频一旦陷入对流量的沉迷与追逐,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当然我并不排斥流量,相反,对于那些流量高的作品,我也会关注,并且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实际上,短视频是可以做到既有流量又有质量的,比如李子柒和意公子,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
李子柒是将草根性、实用性、符号性、理想性和审美性融于一身,其中草根性是指她的出身,实用性是指她的视频内容,符号性是指她本人成了真实和虚构合二为一的东方美食和传统工艺的符号,理想性是指她向大众展现了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景象,审美性则是指贯穿始终的中国古典美学元素,使得她的短视频在视觉呈现上像一首诗,像一幅画。
意公子做的则是古典文化普及类的短视频,她能够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她是从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来讲解古诗词的,这使得她的短视频能够与人心产生共鸣,她讲解的苏东坡的爆款就是这么产生的。同时我注意到,她的短视频也在不断地迭代,比如原来是室内拍摄,后来也开始有了外景,等等。另外从作品气质上看,如果说李子柒是唯美,那意公子就是洒脱。
我的体会是,意境的点染与铺排对于短视频影像美学提升非常重要,而这方面,专业人员是有优势的。现在很多业内人士因为对短视频的低俗化粗鄙化颇有微词,从而远离短视频,既不研究也不创作,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选自《日益草根化的短视频,需要搭建美学阶梯》,《文汇报》2023年5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短视频创作的美学要求,但角度不同,前者侧重于表现传统文化的“雅”,后者则强调意境点染与铺排的重要性。 |
B.材料一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能够“破圈”传播的因素不止一个,视频内容艺术化且不脱离现实生活才能保证短视频拥有强劲的生命力。 |
C.材料二中王国平认为自己从业中长期信奉并坚持“艺术至上”“底线思维”等思想意识,即便是收视率上不去,也不让作品出现泛娱乐化倾向。 |
D.材料二指出短视频是当今时代主流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但在“大众狂欢”的同时,业内创作人士不能放弃作品内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样貌。 |
A.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作品故事情节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给当代年轻人成长提供正能量。 |
B.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在时间层面上的特征能让用户重拾因现代化进程而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
C.传统文化类短视频叙事与当下大众共同经历结合,传统文化审美主体相应变化为大众。 |
D.传统文化类短视频能将平淡生活借助慢镜头诗意呈现,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期待。 |
A.材料一开篇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短视频结合的现状后,对发展原因质疑,引出下文。 |
B.材料二王国平现身说法,以自身的职业发展详细阐释了质量和流量的关系,极具说服力。 |
C.材料一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在当下传统文化回暖升温过程中短视频的重要作用,论证清晰。 |
D.材料二王国平将李子柒和意公子两例并举,旨在唤起专业制作短视频人员的强烈责任感。 |
5.中国剪纸是我国著名的非遗代表之一,它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复兴中学打算开设中国剪纸课程,并请专业人员录制关于中国剪纸的短视频,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制作中国剪纸短视频时的注意事项。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