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
(节选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材料二: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造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
(节选自《项脊轩志》)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子A曰B夫C孝D德E之F本G也H教I之J所K由L生M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指聪明,与《论语》中的“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敏”含义不同。 |
B.“涕”指眼泪,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的“涕”字含义相同。 |
C.“庖”指厨房,与《庖丁解牛》中“良庖岁更刀”的“庖”字含义相同。 |
D.“顾”指回头看、观看,与成语“三顾茅庐”中的“顾”字含义不同。 |
A.孔子认为先王的至德要道是“孝”,“孝”立足于家庭,面向社会。 |
B.司马谈在临死之际告诫司马迁要继承祖业,肩负起“太史”的职责。 |
C.庭院设置院墙后,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可见家族分裂,走向没落。 |
D.大母带着象笏来探望归有光,希望借此激励他用功读书,光宗耀祖。 |
(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平?”请结合材料,概括司马迁无颜祭扫父母坟墓的原因。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