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绒茧蜂将卵产在粉蝶幼虫体内,产卵时会将自身携带的P病毒也同时注入。P病毒抑制粉蝶幼虫的免疫反应,保证绒茧蜂幼虫的正常发育。绒茧蜂幼虫从粉蝶幼虫体内钻出并化蛹前,粉蝶幼虫持续摄食植物并促进被摄食的植物释放挥发性物质,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在绒茧蜂的蛹中产卵。据此分析,上述物种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
(2)为研究被粉蝶幼虫摄食的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在吸引姬蜂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在下表装置中Y型管的左臂和右臂中放入等量新鲜植物叶片,再分别放入不同处理的粉蝶幼虫,摄食叶片,观察姬蜂的气味偏好。
实验装置 | 左臂放入的粉蝶幼虫 | 右臂放入的粉蝶幼虫 | 检测指标 | |
组别 | 对粉蝶幼虫的处理 | |||
![]() | 未被寄生的粉蝶幼虫 | 1组 | 被绒茧蜂寄生 | 姬蜂被吸引进入左臂的百分率和进入右臂的百分率 |
2组 | 未被绒茧蜂寄生+注入不含P病毒的绒茧蜂虫卵 | |||
3组 | 未被绒茧蜂寄生+注入P病毒 | |||
4组 | 未被绒茧蜂寄生+注入绒茧蜂虫卵和P病毒 |
②实验结果为
(3)已知P病毒是靶向唾液腺的病毒。为此,研究人员用上述装置及方法进一步实验,结果如下图。

本实验不同处理组的差异包括植物是否被粉蝶幼虫寄生、
(4)请结合上述种间关系,分析粉蝶幼虫保持种群数量稳定的机制。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