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第三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发生了基因的重组。
(1)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这两条途径发生的具体时期为
(2)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R/r、D/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翻翅与正常翅、星状眼与正常眼。研究发现,基因R和D均存在纯合致死效应。若不考虑变异,基因型为RrDd的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能的情况有:
①
②
③全部为翻翅星状眼。
(3)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控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各种表现型的果蝇可供选择,请设计一个最简易的遗传实验以检测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注:统计方法要简单化)
请写出实验思路:
II摩尔根等人选育出M-5品系并创立了基于该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可通过观察F1和F2代的性状及比例,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如显/隐性、是否致死等),确定该突变基因与可见性状的关系及其所在的染色体。
(4)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所示为基于M-5品系的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在F1代中挑出1只雌蝇,与1只M-5雄蝇交配。若得到的F2代没有野生型雄蝇,雌蝇数目是雄蝇的两倍,F2代中雌蝇的两种表现型分别是棒眼红眼和

(5)上述突变基因可能对应下表中的突变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